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卫健局发布我市疫情通报,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打击疫情。
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
C.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D.每当站在天安门广场,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通过全社会严格防控,使H7N9禽流感疫情没有大规模爆发。
C.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不再发生,各地交管部门纷纷出台惩罚措施。
D .今年全国先后出现10次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衰竭 萦绕 沙砾 草长鹰飞
B.浮躁 诬篾 携带 纷至沓来
C.虔诚 狡辩 演绎 不修边幅
D.恭顺 悲愤 缄默 相哺相成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都北京被层层雾霾所笼罩,天空一片昏暗,太阳也黯然失色。
B. 从几百米的高空俯看下去,他的小心脏“咚咚”狂跳,赶紧闭上眼睛,正襟危坐,生怕掉下去了。
C. 虽然我的时间真的很紧,但实在是好意难却,只得先听从他的安排了。
D. 妈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老师和同学也提醒他好多次,可他却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__________。
【2】结合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6、文言文填空
(1)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鲁直左手执卷末,__________,__________。(魏学洢《核舟记》)
7、《海底两万里》阅读
(1)根据所给片段回答: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由节选片段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触到冰山遇险,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从中看出他的什么特点?此外,尼摩船长还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举出典型事例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木瓜之味
肖复兴
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
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地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⑤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当作喜贴子,向家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鸭嘴里的肉。”“什么?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⑥一下子,说得我发懵。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呀,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而且不禁有些发虚。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提心吊胆。
⑦好在一连好多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时间一长,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⑧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的一天,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你先等我一会儿,前两天有个年轻女子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那儿了。”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报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包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瓜。木瓜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落款是“你的一个读者”。
⑨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⑩这件事虽已过去四年,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忘不了这件事情,忘不了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
(选自《读者》2004年第6期)
【1】请你在文章第①自然段前加几句话,另写一个开头,使新的开头与结尾照应。
【2】“我”在与年轻女子交往的过程中,感情发生了多次变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感情变化。
【3】文章第⑨自然段“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请猜想一下当时“全家”的心理状态,并简要分析。
【4】文章的题目与结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你认为青木瓜有哪些“味”?
【5】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哪个地方写的最有特色?试作评价。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有改变书中某一人物经历的神奇能力,你会对谁施展这种神奇能力呢?这个人物将会有怎样全新的经历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不少于600。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