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B.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

c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 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2、下列关于作品表述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

A. 林斤澜的《春风》中作者对北国的春风是很不喜欢的,因为北国的春风刮得太猛烈,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B. 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作者用祖母玛利亚讲的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话题,最终得出结论: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C. 龙应台的《目送》中共写了三次目送儿子,抒发了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以及对儿子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D.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让孩子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那本书是《青年近卫军》。

3、(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避免清明祭扫不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

B. 为了提高这次大型舞会的档次和规模,举办方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现场演奏。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4、下列关于《昆虫记》一书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星期。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三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一部科普巨著,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雨果”。

C.在法布尔看来,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礼服。

D.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写诗获罪,被贬到黄州,本词描写了入夜时分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上阙写景,“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渲染了寂寞清冷的环境氛围。

C.下阙抒情,“惊”字一语双关,既写鸿鸟受惊,又指诗人被贬后惊魂未定。

D.本词写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语言空灵传神,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2】“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主语是________,这一诗句表现了作者心境的________和志趣的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者暗于成事  

;人不学,不成行。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一联,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桃花源记》中通过描写老人和孩子的幸福生活来反映安乐祥和的社会景象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1)文段选自名著______(书名),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姓名)的信。

(2)在这封家书中他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3)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此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植物御寒的智慧

祁云枝

①“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季节以自己的节奏行走在越来越冷的道路上,冬天又一次和我们相遇。

②人们感到寒冷会做什么?穿衣戴帽、搓手、跺脚、跑跳,或者干脆躲进有暖气的屋子里。没有腿、无法像动物那样移动的植物,就只能硬扛吗?别担心,面对寒冷,植物早已“修炼”出了奇妙的御寒本领。

③脱“衣”御寒。 和人类穿衣御寒相反,一些植物在寒冷到来前会脱掉“衣服”——将身上的树叶一一脱落,轻装过冬。一旦把美丽的叶子“衣服”脱掉,就能大大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也能减少从叶面蒸腾散失的热量。寒冬将至,叶柄下部的组织内会产生离层细胞,使叶子快速脱落,让树木逐渐进入素颜的冬眠中。

④落叶不是无用物,飘落的树叶像一层蓬松的棉被覆在低矮草本植物上,既可以变成堆肥,也能帮助小草御寒。

⑤高明的“化学家”叶子脱落是冬季北方植物最明显的变化。但在植物体内,我们看不见的变化还有哪些呢?有些植物既不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根系里,也不储存在种子里,而是通过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应对严寒。

⑥以冬小麦和油菜等两年生植物为例,从入冬开始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产生类似于促使人类睡眠的物质 --冬眠素;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冰晶对植物体来说是致命的,冬小麦和油菜在酶的参与下将蛋白质和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和糖类,如此一来就可以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其不易结冰。很多人发现霜降后的大白菜和红薯会更加甜,这是为什么?原来,经霜的大白菜和红薯在抗寒冷时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葡萄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甜度。糖分子不仅可以降低冰点,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表面降低水分进出的速度,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细胞内糖多、渗透压增大,保留的水分就多,水分外出结冰的机会就会减少。

⑦有趣的是,大白菜和卷心菜不仅是高明的“化学家”,还不忘把新叶一层层包裹起来,形成一个个好看而耐寒的叶球。

⑧直接发热有些植物还用别出心裁的方式抗击低温,最令人惊讶的便是植物可以像动物一样主动产热。通常,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热量。但植物的呼吸速率太低,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因此无法像恒温动物那样大量产热。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天南星科植物中就有众多产热高手,它们能够通过“抗氧呼吸”的特珠代谢方式,利用线粒体中特有的交替氧化酶促使呼吸加快,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⑨巨魔芋开花时,其肉质花序轴顶部的温度也会高达 38℃,而发热的好处远远不只保暖这么简单。散发的热量会在花序轴顶部形成低压区,把佛焰苞基部产生的气味通过对流的方式输送到远方,成为气味扩散的助推器,数量稀少的耐寒昆虫因而循味前来传粉。

⑩脱“衣”御寒,变身“化学家”,甚至自身发热,形形色色的御寒本领书写着植物迷人的生存智慧。

(选自《大自然》杂志2019年11月刊,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冬将至,树木的叶子快速脱落,能大大减少水分的消耗,也能减少散失的热量。

B.有些植物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根系里,或者存在种子里。

C.大白菜和红薯在抵抗寒冷时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葡萄糖,大大提高甜度。

D.植物的呼吸速率太低,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因此无法像恒温动物那样大量产热。

【2】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的作用。

【3】文章开头为什么从《节气歌》说起?

【4】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植物与病毒的生存之道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

病毒似乎占据了每一个可能的环境生态位--几乎所有能够维持生命而且具有环境变化适应性的生态位。但是病毒在这些环境生态位中也经常会受到宿主免疫系统和不断进化能力的抵抗,以及面对温度、湿度和其他压力的环境波动的挑战。尽管存在这些抵抗和挑战,抑或正是因为这些挑战,病毒能很快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且很容易出现变异后的新病毒,因此病毒对人类和其他宿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由于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这种适应性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病毒本身。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重庆某校八年级举行“家乡美.英雄魂”主题活动,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作文

鱼洞老街是否留下你追寻的足迹?险趣的圣灯山,你是否去寻找过那一脉幽悄?磁器口那古朴典雅的吊脚楼上,你是否去品尝过一碗沉淀着历史醇香的盖碗茶?……同学们,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

请以《家乡的________》为题,先在题目上补充景物(或景点)的名字,再进行写作,绘美景,抒真情。

(2)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重庆人民是英雄的人民。11.27日,歌乐山烈士陵园青松掩映,庄严肃穆!那天是“11.27”烈士殉难74周年纪念日!请阅读下列材料,以“致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封信给何敬平叔叔。时间统一署名11月27日,落款统一署名“小渝”。

注意:请在作文第一行居中写明“致最可爱的人”。

材料一:

何敬平烈士(1918--1949年)1918年出生于巴县栋青乡(今木洞镇)一个贫苦的家庭。1937年就读巴县中学(今重庆市实验中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重庆大、中学校学生一万多人举行抗议美国暴行示威游行,他积极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1948年4月3日,因涉《挺进报》案被敌人逮捕,后被关押在渣滓洞。在狱中,他坚持斗争,迎接解放,也随时准备牺牲,写下了《把牢底坐穿》的著名诗篇。1949年11月27日,黎明前的黑夜,何敬平牺牲于渣滓洞,年仅31岁。

材料二: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