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 bèng)溅  秀颀( xīn)   发怔 潜滋暗长

B. 伫立( zhù) 狭隘( yì) 裨益 虚与委蛇

C. 宽宥( yòu) 统筹( chòu) 亵读 海市蜃楼

D. 晕圈( yùn) 啁啾( zhōu jiū) 篝火 光怪陆离

2、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C.《核舟记》这个题目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蒹葭》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3、根据你的阅读积累,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给全世界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4、把下面的句子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古代起,人们就知道,世界上有沧不死人的海——死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人的身体比它还要轻。

①这样一来死海海水里所念的物质当中就有超过1/4是溶解的盐

②炎热而又很少下雨的巴勒斯坦地区的气候,致使海里的水剧烈蒸发

③在这样大比重的液体里,人就不会沉下去

④所以死海海水的含盐量是在27%以上,并且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⑤可是蒸发掉的只是些纯水,至于溶解在里面的盐却还是留在海里

A.②⑤④①③

B.②⑤③①④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①⑤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字中;“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乱我心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

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开展“涵咏经典,滋养心灵”阅读成果交流会,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内容,完成相关题目。

(1)在制作《红星照耀中国》纪录宣传手册活动中,同学们要评选“最美红星”,请选择相关人物,并结合情节内容,说明评选理由。

A.毛泽东                  B.彭德怀                  C.红小鬼

示例:我选择小通讯员季邦为最美红星。季邦因担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到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因而极为仔细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希望当面得到斯诺不写错他名字的保证,表现了这位小红军高度的自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以及对红军的高度忠诚。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文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所列的表格,小雨同学就此与小文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

年龄

人物

参军原因

64岁

李姓老头(卖肉的生意人)

在洪洞没法做买卖(苛捐杂税太多)。

15岁

号手(穷人家的孩子)

红军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我吃得很饱,我家分到了地。

12岁

“山西娃娃”(被卖做学徒)

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

小雨:你怎么想到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录这本纪实作品?真是太新奇了!

小文:因为表格可以将一大段文字进行信息分类和梳理,看起来更直观。

小雨:那你这个表格是如何进行分类梳理的?

小文:我关注到的是不起眼的红军战士们,将不同年龄、①_______________的人来进行梳理,得知他们为了②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参加了红军。

小雨:原来斯诺还记录了这么多不起眼的红军战士参军的经历,他想通过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看来用列表格的方式也能读纪实作品,且便于整合信息和深层思考。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

(1)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3)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5)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第(1)段段末画有横线的文字与开头哪一个词呼应?

2第(1)段写托尔斯泰在人们心中的名望和声威时,主要通过对人们三个方面的描写来体现的。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的?请加以概括。

3上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

4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石切开了玻璃。(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的什么特点?)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在最后一段,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结合对托尔斯泰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傅雷家书》读后感”为题,写一篇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