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武夷山风光令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C. 李定国强攻肇庆不果,原寄希望的郑成功等军又杳无消息,他审时度势,决定撤回广西。

D. 出现在前面的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山冈,连绵不断,一路升高,直伸向远处穴河山的山腰里。

2、科技之美,改变世界。探访小组搜集了资料,其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为中国人“一碗饭”的问题殚精竭虑

B.聆听2019年中国科技的铿锵足音,依然让人振聋发聩

C.为致敬白衣天使,1000架无人机在珠海横琴上空形成彩色矩阵,令人张目结舌

D.科技工作者任劳任怨、刻苦攻关,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科学技术做贡献。

3、下列选项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分不开的。

②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的一些水乡景色。

③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地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的呢?

⑤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

A.②⑤③④①

B.④①⑤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①③④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huì)   潮(xùn) 巾(ɡuó) 茶(lǔ)

B. (sè) 慨(kānɡ)  招(lài) 热(zhōnɡ)

C. 骨(quǎn) 嗦(duō) 夷(bǐ)   杂(chān)

D. 贿(lù) 然(è) 逗(liáo)  恣(su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对颈联中展现的画面加以描绘。

【2】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填空

必答题:

(1)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2)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选答题:

(6)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子《论语·雍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②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红军剧团演了戏,大家很快活,只有地主逃跑了。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③另一个少年大约十九岁,在湖南当过铁匠学徒,外号叫“铁老虎”。红军到他县里时,他放下风箱、锅盘,不再当学徒了,只穿了一双卓鞋、一条裤子就赶紧去参军。为什么?因为他要同那些不让学徒吃饱的师傅打仗,同剥削他父母的地主打仗。他是为革命打仗,革命要解放穷人。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不像白军。他拉起裤腿,给我看一条长长的白色伤疤,那是战斗的纪念。

④还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1】选段中少年的身份是?

【2】红军是非常受人民欢迎的,根据选段分析人们为什么喜欢红军?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

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巾。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

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

我想钓鱼,我想钓鱼,

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

这鱼比海大。

呱——呱——呱——

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

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好的,浴巾没有了,但阿和照样能睡觉。”妈妈对着阿和的耳朵轻轻地说道。

“放心吧,小青蛙,这大海送给你们了!”说着,阿和拉着妈妈的手大步地走出了森林。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1】梳理故事情节,补全内容。

阿和在森林中找到了丢失的蓝浴巾___________帮助青蛙躲避了长蛇____________ 发现青蛙在大海里睡着了 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中画线句,从用词或句式的角度简要赏析童话的语言特色。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3】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赏析。

【4】请结合内容分析妈妈这一形象。

【5】童话以“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结尾寓意深刻,联系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固然是好,可是兴趣有高雅低俗之分,有深远浅近之别,而高雅的兴趣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基石,低俗的兴趣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选择好的兴趣,让它成为你通往成功的基石。

请以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要求作文。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③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涉及到的真实的人名,请用笔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