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学界,“三曹”一般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李杜”指李白、杜甫;“小李杜”指李贺、杜牧。
B.《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是书信体的典范之作,书信体的好处是营造出对坐晤谈的氛围,读来如听长者交心,语重心长,情辞恳切。
C.汉语就是这么神奇,不着一字,却处处尽显绿意。如《灯笼》中的“翠羽流苏”,又如《子衿》中的“青青子佩”,还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更如《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
D.《回延安》一诗有着直白、热烈、豪迈的抒情特点,其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句属于间接抒情,“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一句属于直接抒情。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絮叨 脑畔 驰骋 暖融融 怒不可恶 朝气蓬勃
B.瞳仁 静慕 告诫 湿漉漉 安营扎寨 名副其实
C.孕育 烘烤 襁褓 马前卒 琼瑶仙境 川流不息
D.毁灭 狡辨 趋势 岛屿链 千军万马 暴风骤雨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仲裁 首届 晓雾将歇 惨绝人寰
B.藻荇 歼灭 眼花瞭乱 震聋发聩
C.篡改 业已 急湍甚箭 风烟俱净
D.轩邈 沉鳞 从流飘荡 五色交辉
4、下列选项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旁逸邪出 妙手偶得 序幕 惟妙惟肖
B.瘦骨嶙峋 因地制宜 竹杆 娴熟
C.白手起家 振聋发聩 篡改 落第
D.为富不仁 蹒珊 赋闲 斟酌
5、诗歌赏析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初春有什么特点?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迸”“偎”两字极妙,任选其一赏析
6、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7、阅读下面的名著语段,完成题目。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人名)。本书被誉为“_______”
(2)假如你要向朋友推存《昆虫记》,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情包为何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副语言”
①最近,中青校媒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会借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情绪,60%以上受访者认为表情包便于表示友好并且习惯通过表情包缓解尴尬。的确,近些年,表情包流动在各类社交场景之中,许多年轻人已经无法在虚拟社交时脱离表情包。
②表情包最早起源于一位美国人发明的笑脸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颜文字、笑脸、绘文字、图文叙事以及动态图片等各类表情包。2014年起,Emoji搜索引擎的创始人甚至将每年的7月17日定为“世界表情包日”。而表情包的真正盛行源于社交软件的广泛普及,用户不仅能使用软件自带的表情包,还可以发布自己设计的专属表情包。社交软件使人们的交流逐渐从面对面沟通转向线上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习惯于在虚拟交流时“斗图”。
③表情包可以看作是线上文字交流的重要补充。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人们在线上文字对话时较难感知对方的状态或情绪,而发送表情包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当人们想表达负面情绪或者想怼人时,发送恰当的表情包既能表达自己的不满,也可以缓解对方在接收信息时的尴尬。表情包还能以省力的方式丰富文字的细节,比如,微信表情中能代表笑的状态有“憨笑”“呲牙”“可爱”“偷笑”和“微笑”等,当用户想传递开心的感受时,不必思考使用何种文字更为精准,只需要发送一个表情便可解决。
④除此之外,表情包能够充当同一圈层或代际群体的“接头暗号”。新媒体学者彭兰教授曾写道:表情包可以作为代际区隔和群体区分的标签。交谈越亲密或越志同道合的人之间,使用的表情包也会更加具体和生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下级对上级或者晚辈对长辈较少使用表情包。这就好比老年人不理解年轻人蹦迪,而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跳广场舞一样,不同群体内部都拥有专属的沟通暗号和文化符码。
⑤年轻人使用的表情包常常带有调侃、讽刺或戏谑的色彩,而中老年表情包则以安静、祥和与正能量著称,这也造成了不同代际群体对于同一表情的认知差异。比如,中老年群体普遍认为微信里的“微笑”表情是一种开心的笑,但年轻人却认为它是带有嘲讽和高冷感的假笑,因为它与“难过”“再见”等表情一样视线向下,看上去是一种情感压抑后展露的笑容。
⑥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还代表了年轻人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表情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时下社会热点或网络流行语息息相关。比如,最近流行的“内卷”“躺平”“emo”和“yyds”都已被制作成诙谐风趣的表情包,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当下的生活态度。网络技术为青年群体赋权,每一位网民都可以参与到表情包的生产与分享之中,这种带有亚文化属性的图文符号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严肃的话语方式。比如,不少大学生都曾有拍摄老师讲课神态,并将其制作成表情包的经历。在课程微信群里传送老师的表情包,不仅能活跃虚拟社群的氛围,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⑦不过,我们在拥抱表情包时,也不能忽略文字的力量。因为表情包的内容和解码的过程都具有非理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双方交流中的误解与偏差。无论是静态图片还是视频截取,表情包终究只能算一种浅层次和碎片化的表达,是线上人际交往的一种辅助手段,还远远替代不了语言或文字交流中的深刻思想与真情实感。毕竟,人与人交流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双方心灵相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下青年人的社交已完全无法脱离表情包。
B.表情包可以表达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表情、神态,它满足了人们在虚拟社交中情绪表达的需要。
C.数据表明,年轻人喜欢使用表情包,表情包的种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多样。
D.最近流行的“内卷”“躺平”“emo”和“yyds”的表情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当下的生活态度。
【2】20班小柴要做一次“表情包离大家有多远”的采访活动,下面是他的采访提纲,请帮他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采访方式 | 电话采访、街头走访、家庭成员采访等 |
采访对象 | 一、学生 二、工作了的年轻人 三、(1)______ |
采访问题 | 问题一:你在网络交际中经常使用表情包吗? 问题二:(2)____________ 问题三:(3)____________ |
【3】某论坛上,有人贴出来一张与爸爸交流的截图(见图1),还发文(见图2)说:我家老爸太low了,发表情包给他都看不懂的,真无聊,完全没法沟通了!小柴对这个说法持反对意见,但不知道如何反驳更有条理。请你帮他组织语言回帖,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9、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 X”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5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