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 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约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D. 重修后的石鼓书院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
B.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C.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D.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来了,校园里的花次第开放,美丽极了!
B.当我们看到那一块块龟裂的黑土地时,心中美好的希冀如同断翅的鸟儿在下沉,心中悲痛欲绝。
C.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D.目前单位里效益不好,人心涣散,我们应该多做些思想工作,让大家团结起来渡过这个难关才对,不能只是袖手旁观。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与朱元思书》吴均)
B. 悬泉瀑布,飞漱(sù)其间,清荣峻(jùn)茂,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
C. 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D. 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是一首___________(题材)诗,你是从哪些意象看出来的?至少写出三种意象:___________。
【2】简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归思方悠哉。②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__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④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⑦它没有___________的姿态,没有___________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⑧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写出下列所描述的人物姓名。
(1)他是一个大官僚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
他是_______________
(2)他受审时极其从容,毫不惊慌,身穿灰布棉袍,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
他是______________
(3)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髋骨突出。
他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学良把司令部迁到西北后,开始大举进攻红军,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一些军官才认识到,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
B.红军在甘肃冲破了部署在甘肃南部的更多的南京、东北、回民军队的阻拦,在体力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情况下,终于到达了长城下的陕北。
C.在苏区,在社会教育方面,共产党人帮助人们识字,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一天只朗读短句,他们在认字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思想。
D.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也很尊重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解政治问题和人格问题。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我写的每个人都与她有关
林特特
①一个朋友问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在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②高二暑假,我家刚搬家,新小区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停电时,如果我想看书,就得点煤油灯。煤烟会把墙熏黑,因此,我只能去贴满瓷砖的厨房看,经常会看到下半夜。我看的是数学书,然而,我并不爱数学。
③我的所谓关键决策就是这件事,在那个暑假前,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④那个暑假发生的事,而今多已模糊。我只记得,暑假前公布成绩,我的数学是29分,满分150。暑假开始,有一次大规模的补课,我借后座男生的作业抄,他只有一个得数,问他过程,他当着很多人的面笑:“还是不要说了吧,说了你也听不懂。”
⑤那就是少女的至暗时刻。直到今天我都记得那一瞬间的难堪、崩塌、自卑、惭愧、被羞辱、无能为力、无法反驳。我痛哭了一场。
⑥之后,我认真研究了如何让以上感觉都消失,答案是你得自己强大,把被看不起的事做好。那么,做好后呢?就结束了吗?似乎也不是。我忽然意识到,我要为将来做打算了。我妈是会计,我在家拿一张我妈用废的增值税表的背面列我未来能做的事,结果发现每一件事都要通过高等教育才能实现。
⑦我又分析了我的成绩,偏科严重的我在分科后,其实只有数学是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根本看不懂数学书,但是我记性好,把它们全部背过,或许就能懂?凭直觉,我决定这么做。没人告诉我对不对,而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⑧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什么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办法。而我所在的高中,好几年没出过文科本科生了。无论是环境,还是自己,看起来上大学的机会都渺茫。
⑨我一会儿小声对自己说“没问题”,一会儿又冒出一个声音“怎么可能”。一会儿流泪,一会儿流汗。
⑩事实上,暑假过后,当我把那六本数学书背完,我发现我的方法没错,所有题目其实都是例题变化、组装而成。
⑪新学期开始,我的数学已经能及格了,之后的强化、练习,让我在高考数学中得到118分,比前一年分科时的摸底考试多了近90分。
⑫以上就是奇迹的全部,我本科只上了一所普通师范院校,但那是基础薄弱的我的全力呈现。命运是公平的,没有更多奇迹,也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对此结果,我已感恩戴德。
⑬“这就是我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我总结道,“在背数学书并验证方法有效的过程中,自己琢磨、自己判断、自己执行、自我鼓励,磨炼意志的同时,我不太相信别人告诉我的办法,从此,我首先相信自己。”
⑭“这件事对你还有其他影响吗?”朋友既唏嘘又好奇。
⑮“其他影响?”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⑯是的,还有其他影响。走入职场后,每当我受了委屈,晚上回家就靠写作疗愈伤痕。每当觉得熬不过去,我都会拍拍自己的肩:怕什么,谁能默写六本数学书?没有比那更难的事吧?你一定能挺过去。
⑰后来,我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在彼此失散多年后,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我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高考前背数学书的过往,他搜索我的笔名,找到我,恢复联系——可见有类似故事的人不多,它成了我的印记、标签、联络暗号。
⑱我忘不了那个少女。
⑲那个夏天,她擦着汗,摇着扇,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必须要做成的事。煤油灯下,她的脸和正弦、余弦、增值税表在一起,成为我刻骨铭心的画面。日后,我以写作为生,我永远在写小人物,写平凡的女孩如何追逐梦想,我写的每个人都和她有关,她成了我写作的母题。
⑳我至今感激她。她让我觉得我做过一件很牛的事。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阅读选文④~⑬段,围绕“我”所做的关键决策,将“我”的经历补充完整。
遭到嘲笑,痛哭一场—— ①________——抄书背书,坚定执行—— ②___________
【2】选文⑧段中加点词语“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选文⑨段中“我”为什么“一会儿流泪,一会儿流汗”?
【4】人生难免经历某种“至暗时刻”,你从“我”应对的经历中得到哪些感悟?写出三点。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选文中朋友的两次提问,分别引出“我”对关键决策的回忆和反思,构思巧妙。
B.选文④段画线句对后座男生的神态和语言描写,意在表现他真心实意地关心别人。
C.选文⑰段画线的比喻句,生动写出“我”与生命中那个重要的人恢复联系的喜悦。
D.选文⑳段“我至今感激她”,是因为朋友的肯定和赞赏让“我”觉得自己很牛。
9、请以课文《马说》为素材,写一则故事,自拟题目,要求600字以上。
要求:①故事要体现出一定的主题,给人启示;
②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