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泻气 深恶痛绝(è) 震撼人心
B.悄然(qiāo) 缅怀 翘首以待(qiáo) 诚皇诚恐
C.绯红(fēi) 燥热 屏息敛声(bǐng) 眼花缭乱
D.炽热(zhì) 胆怯 杳无消息(yǎo) 和言悦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年后的今天,他终于回到了故乡----这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B. 过了年,他猛地长起个儿来了,衣服总是捉襟见肘的。
C. 有些同学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D. 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8年中国首届“进博会”上,国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无不感叹科技的迅猛发展。
B.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桥、岛、隧相连,桥如巨龙,岛如蚝贝,惟妙惟肖。
C.登临泰山之巅,俯瞰齐鲁青未了,胸有丘壑,一览众山小。
D.槐荫区黄河大堤千亩银杏林,秋染金叶,美景醉人,游客们得意忘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 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5、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诗》情景交融,三、四句写滕王阁周遭的景物与气氛。当年欢宴歌舞的主人们俱已逝去,滕王阁显得冷清寂寥,朝暮相伴,惟有云朵雨点,渲染了一种苍茫、凄冷的气氛。
【2】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颢的《黄鹤楼》被评价是:唐人七律第一,所以这是一首完全符合格律诗特点的七言律诗。
B.结合格律诗齐言、平仄、押韵、对仗的特点来看,王勃的《滕王阁诗》并不是一首真正的七言律诗。
C.《黄鹤楼》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七、八句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D.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而作,都传达了物是人非,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自然永恒的感慨。
6、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 ,恨别鸟惊心。( 《春望》)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 》)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7、名著阅读
(1)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也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欢喜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掳去。他追击敌人,终於把那匹马夺回!
上面语段出自______(填国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填人名)
(2)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这场军事政变”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8、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情节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___________________→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⑤⑥⑫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分别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9、请以《幸亏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