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
B.《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名臣的,周亚夫是汉代名将,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C.茅盾的《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
D.《中国石拱桥》中,茅以昇运用科学、平实、简明的语言,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并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
2、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如今,国风音乐渐成引人注目的文艺潮流。②国风音乐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带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③如何将古风古韵和当代生活、当代人的审美旨趣结合起来,彰显国风音乐的时代感,是国风音乐创作绕不过去的课题。④只有兼顾传统与新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创作开拓国风音乐的新境界,才能让这股文艺潮流深入人心,流传久远。
A.第①句的句子主干是“音乐成潮流”。
B.第②句中“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是定语,修饰“元素”。
C.第③句虽然有疑问代词“如何”,但是从语气上看,它是一个陈述句。
D.第④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流传久远”和“深入人心”调换位置。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标至 锐不可当(dàng) 妙手偶得
B. 绯红(fēi) 燥热 潜滋暗长(qián) 因地制宜
C. 悄然(qiāo) 粗糙 恹恹欲睡(yān) 俯仰生资
D. 锃亮(zèng) 繁殖 坦荡如砥(shì) 旁溢斜出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②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
③这样世界上所有的门便都被你关上了。
④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
⑤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因此你不敢去做。
⑥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
A.④②⑤③①⑥
B.④②⑥①⑤③
C.①⑥②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⑥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之“眼”。细读全词,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写山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_____________)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9)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和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A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A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
保尔不知道A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
A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
“好,你就瞧着吧。”
……
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选段中的“A”是______,他教给保尔的是______。
8、阅读《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中记载的物候现象,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莱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
③我国南北春季的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但是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7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杉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一夜间寒风又起:这种物候现象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⑤古代诗人们还注意到,我国的春季还有其他的物候现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2】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 )
【3】第④段中引用两首诗的顺序不能颠倒,其原因是什么?
【4】请依据文章和链接材料,从下面任选一首诗,分析其中物候现象的原因。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心的成长有无数种开始,用力地哭、由衷地哭、深入地思考、透彻地领悟……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一生秉承“最高级的灵魂,是一生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样的“执念”,才成就了其在世界建筑史上的传奇与显赫。“做完”与“做好”,只有一字之差,却映射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同学们,想要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就得拒绝“差不多”,“做好”每件事。
请以“成长,从做好一件事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