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在句末加上“之一”)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C.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豪情”)

D.我市以“蓝天白云、美好生活”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搭配不当,把“保存”改为“保护”)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照亮和点燃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C.“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也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D.实施创新聚动发展,需要释放科技人员的活力,破除不合理的体制,加快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B.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D.《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诘责   吹嘘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浩瀚   沸腾     油光可鉴 重岩叠嶂

C.燥热   沥青铀矿   僵绳 筋疲力尽

D.禁固   默锲    祖藉 黯然失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黄鹤楼》,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____,抒发了______之情。

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颔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

B.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阳光、绿树、芳草、沙洲,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C.尾联以抒情作结,傍晚烟雾升腾,江面凄迷,凝眸远望,不见故乡,愁绪顿生。

D.本诗所写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朦胧凄迷,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李绅《悯农》)

(5)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6)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7)崔颢的《黄鹤楼》诗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诗人对岁月不待、世事难料的无尽感慨。

(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昆虫记》是_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之美誉。

(2)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____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C.忙碌的昆虫   D.甜蜜的酿造者

(3)《西游记》中,在孙悟空因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最后他是怎样被降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

“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与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一段时间中,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的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选文第一段写县城与“我”家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有什么作用?

2文中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写出了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段“回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往事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请给选文配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着过去,让你想起什么……

请以《歌声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书写清晰端正③文中避免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