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溃退(kuì) 要塞(sài)
磅礴 锐不可当(dàng)
B. 颁发(bān) 仲裁(zāi)
吞食 由衷(zhōng)
C. 凌空(líng) 酷似(kù)
潇飒 轻盈(yíng)
D. 巍然(wēi) 横亘(gèn)
广袤 铿锵(kēng)
2、某班为“倡导低碳生活,宣传垃圾分类”发出倡议,下列有关校园垃圾分类的倡议,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师生要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理念,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B.校园内、教室里设置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C.师生自备垃圾袋,各自把一天中产生的垃圾装好,放学后再将垃圾带出校外。
D.师生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致密 枯燥 潮夕 销声匿迹
B.彗星 雾霭 震撼 人情事故
C.宣嚷 净穆 追溯 偷偷摸摸
D.装置 赌注 山麓 大彻大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的许多方面的问题。
D.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5、阅读杜甫的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兵车行(节选)
长者①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释】①长者:指杜甫,本诗是以服兵役的人回答杜甫询问的形式展开。②申:诉说怨恨。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也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B.甲诗中,“何由彻”和“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C.乙诗中“役夫敢申恨?”句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统治者的残暴由此可见一斑。
D.乙诗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两句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的批判,指出这造成了“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悲剧。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赏析甲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
【3】后人对杜甫有这样的评价:杜甫一生愁。请结合【甲】【乙】两首诗的相关诗句,说说杜甫的“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⑵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⑶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⑸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
⑹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
⑺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⑻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⑽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⑾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⑿《醉翁亭记》中的核心句,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基础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①红军每一个连和每一个旅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②列宁室是各部队单位中的最好房间,可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像我所常见的装饰陈设都非常粗陋,都是可以临时移动的东西,列宁室之所以使人感兴趣乃是这些屋里的人类活动,而不在于它们的装饰陈设。粗陋的列宁室却能将帮助践士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些屋里,都有连里或旅里的艺术天才所画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同那些流行于中国的基督的像一样,这些像都带着明显的东方丰采,眼睛像针线似的,前额或呈球形,颇像孔子的像。红军士兵把马克思诨名叫做“马大胡子”,对于他好像有一种亲爱的尊敬似的。
③列宁室的另一特色,是屋里有专为所究徉事战术而设的一角,有一些泥土的模型,国人在这一方面是有特长的。城池、山岳、险要、河流、湖泽和桥梁等等,在这屋角上建设着。当上课研究到一些战术上的问题的时候,玩具的军队在这些模型上往返作战。这些模型也用来解释军队所驻扎的地带的地形,表演理想中的战术
④在每个列宁室里都有壁报,由士兵的委员会负責经常出刊。这些壁报给你一种对于士兵问题及他的发展状况的真知灼见。九月一日第二师第三旅第二团的列宁室里的一张壁报,可以当作典型来看。它的内容包括:共产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每日的或每周的布告;几篇粗陋的新文学投稿;革命的赞扬和标语;红军在甘肃南部胜利的无线电报告;应学的新歌;从“白”区来的政治新闻;最有意思的是一种叫做“红黑两栏”的,用来记载称赞及批评。
⑤“称赞”栏记载着个人及团体的精神,勇敢、不自私、殷勤及别的好品德。在黑栏中,同志们彼此呼着名字責备着,責备的事件是没有把枪擦干净,读书不用功,遗失了一个手榴弹或一把刺刀,站岗的时候吸烟等“政治的落后”“个人主义”“反动的习气”。在黑栏里我看见一个厨子,因为把粥烧得半生半熟而受弹劾;在另一黑拦里我又看见一个厨子,弹劾一个士兵,说他常抱怨他做的食物不好吃。
(1)列宁室具有哪些功能?阅读②~③段,请你简要概括。
(2)笔者基于哪些原因而认为“红黑两栏”是壁报内容中“最有意思”的一种?请你阅读第⑤段,用四字短语分条简要概括。(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原的情怀
孟晶晶
①窗外的玉兰花开了,车队就要开始装载物资准备出发,沿着川藏线将大米、清油等补给运往西藏边防一线,给边防雪山孤岛的官兵们送去开春的第一批物资。
②爷爷也曾是奔走在这条运输线上的官兵之一,那震撼人心的雪山,经常出现在我的童年故事里。
③1968年,爷爷22岁,上级要求他所在的工程部队在西藏阿里某县修建增音室。工程队丝毫不敢延误,很快踏上了进藏的旅途。
④那天,车队行至喀喇昆仑山脚,工程部队看着一望无际的蓝天和皑皑白雪,想着即将要翻越5500米的大雪山,可以在山顶俯瞰群山,心中满是激动,殊不知前方危险正悄然降临。
⑤车队上山不久,忽然,前方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一阵地动山摇,车队赶忙停止前进。爷爷当时正是连队的一名排长,开着车走在部队的最前方。为了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自告奋勇地向连长请缨开车前去勘察情况。
⑥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行驶了大约10公里,就看到原本平坦的山路已经被从山顶坍塌的积雪覆盖,山风吹起一层薄雪漫天飞舞,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斑点点的光。看着眼前厚厚的积雪,想着这两天之内必须要赶到目的地日土县,他心中焦虑,想要尽快回去向连队报告。
⑦那个时候,蜿蜒崎岖的山路仅容一辆大车单向通行。车子既然已经开到了雪崩的地方,就没办法再掉头了,所以只能靠两条腿跑。爷爷也顾不得自己正处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裹上棉衣下了车,拔腿就往后方的大部队跑去。不知跑了多久,隐约看见车队时,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眼前一黑栽倒了下去。
⑧再醒来,爷爷已经被抬回车厢里了,看着坐在一旁的连长和指导员,他赶忙将前面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番。
⑨经过商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是用铁锹挖,也要把路挖通,如期抵达日土县,按时完成任务!
⑩“全连集合!我们遭遇了雪崩,前方路被堵了,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我们要把雪铲了再继续前进!”听到指导员的动员,爷爷顾不得自己刚刚清醒过来,立马就要挣扎起来和大家一起行动。连长见状冲过来按住他说:“小孟,挖雪而已,咱们有这么多战友呢,很快就能挖通,你好好休息吧。”可他不肯看着战友们劳动,独自留在车里休息,还是悄悄拔掉氧气管,拿了把铁锹跟在队伍后面。
⑪工程队的官兵小心翼翼地清除障碍,道路上的积雪慢慢地减少了下去……看着身后被清理出来的道路,依旧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白雪,尽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极少,战友们仍旧痛快地大口呼吸着冰凉的空气。
⑫红色基因是可以传承的,1997年,父亲也是在他22岁的时候成了边防部队的文艺兵,扎根在雪域高原上。如今的我21岁,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汽车兵,沿着他们的足迹踏上了川藏线这条蜿蜒的长路。
⑬爷爷和父亲都是很平凡的人,正是因为曾经有无数这样平凡的人把自己的整个青春都扎根在了雪域高原,现如今我们才能站在这片圣洁的高原上,呼吸着清凉的空气,欣赏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和高耸入云的雪山。
(刊载于2022.4.8《解放军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回忆爷爷和他所在的工程部队在川藏线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叙事完整,描写生动。
B.第⑥段描写“薄雪漫天飞舞”的美景,其主要目的是表现爷爷赏景时悠闲愉悦的心情。
C.文中多次描写“蓝天”、“雪山”,交代川藏线的环境特征,推动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
D.本文开头用倒叙的顺序,由窗外玉兰花引出回忆,结尾又回到现实,增强文章可读性。
【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爷爷也顾不得自己正处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裹上棉衣下了车,拔腿就往后方的大部队跑去。(赏析加点词语)
(2)依旧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白雪,尽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极少,战友们仍旧痛快地大口呼吸着冰凉的空气。(赏析句子)
【4】红色基因是可以传承的!文中爷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请简要概括。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以下两个文题选择其一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最好的礼物
作文(2)以下是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请仔细阅读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孩子,我是母亲,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但这快乐,绝不是在该学习的年龄去放纵,在该努力的时候只图轻松。你出生在我们家,除了为你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给你创造好一点的学习条件,让你有台阶去登上更高的山峰。那时,你看在眼里的风景才会美丽动人。如果你一直匍匐在命运的脚下,为生计发愁,那么,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也很愁苦。此时我对你有多心软,将来生活对你就会有多无情。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