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作者贺敬之。这首诗成功地借用了河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B.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体现了一位环保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清代嘉善人。

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2、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D.作为绿色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青睐。然而,“共享单车”蓬勃发展的背后,管理、维护等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偶   机/   艾草/期期艾艾

B. /书籍   诮骂/口哨   契约/而不舍

C. 错/评   请/碑   呼/长短叹

D. /出   纯/取   幸/有兴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诗人怎样的志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萋萋,_____。(《诗经•蒹葭》)

②怒而飞,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③复行数十步,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表现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资料助读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_______________、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晚年,他编写了专著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散文阅读。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指出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时,还写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请说说使用衬托这一写法的好处。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②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命题作文

毕淑敏说: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黑暗和迷茫之时,这时总会有一束光照进我们的心里,为我们指引光明的方向,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韧和顽强……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