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前苏俄广阔的历史和生活。
B.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参军了,还当上了团区委书记。
C.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却被冬妮娅无意中暴露了行踪,被白匪关押起来。
D.主人公保尔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2、请你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翘首(qiào) 辱没(mò) 解剖(pōu) 深恶痛绝(wù)
B.仲裁(zònɡ) 诘责(jié) 教诲(hùi) 锐不可当(dānɡ)
C.侏儒(rú) 炽热 (chì) 勉强(qiǎnɡ) 抑扬顿挫(cuò)
D.吹嘘(xū) 滞留(zhì) 躁热(zào) 振聋发馈(kuì)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家信集辑录了傅雷写给儿子关于习俗与个性、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等十二封书信。
C.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受疫情影响,众多的莘莘学子只能在家中观看空中课堂。
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D.小明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特别激动,诚惶诚恐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
5、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由“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你联想到了哪些故事、诗句?
【2】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20分每空0.5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或名言警句两句。
(1) , 。
(2) , 。
(3)《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代_______(名),自号_______。
课文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淀》是“__________”派创始人__________写的,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__________》。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三年》等
(6)《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课文中点明作者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交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家,作品_《________》,
课文中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9)“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有时离我家很远的地方,……”选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选自其唯一一部散文集《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一篇文章《__________》也选自该散文集。
7、名著阅读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泡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了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成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驼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1)上面文段选自作品《 》,文中的“我”指的是( )。
(2)选取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文学有什么用
①文学是很综合的东西,功利地说,它可以向你输出几乎所有人文类的基础理念。比如政治,比如历史,比如民俗文化,又比如地理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是知识的润滑剂。假如没有文学,我们依旧能靠一本一本的政治、历史书去认识这些领域,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不是专业研究者,文学正是在帮助他们用比较轻松的手段理解世界。这样的文学是一种人类常识的灌输与巩固,是一种对人类既有文化的复习。
②文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文学由社会中最具有语言能力与思想性的那些人完成时,它是拥有由精英向大众的不由自主的意识形态灌输意义的。所谓意识形态,即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这种灌输的产生并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而是因为意识形态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或多或少会受到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于是,优秀的文学也就确实影响了人类社会“下一步”的走向。
③我们难以被一九九零年的舆论感染,却很容易被一九九零年的文学感染。在保存和重新挖掘人类的社会心态上,文学具有超越其他几乎所有艺术的长久时效性。与电影、漫画这些相对速朽的艺术形式相比,文学的形式是简单的,它几乎只有文字,这种简单为后人对它的理解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文学包涵抒情和感性体验,这意味着和新闻相比,一个世纪后的人依旧有兴趣阅读它,所以文学更容易被后世再挖掘。
④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总结,容易作为关于知识的潜规则的基础,这继而使之成为了身份标识。一如老欧洲的贵族应该说法语,文学是不少社会圈子或阶层的通行证,也是想要进入这一圈子或阶层人们的敲门砖。与其他的身份标识相比,文学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它很难一蹴而就,也不会轻易消失,因此具备了比较完美的身份区别能力。
⑤文学有影响其他艺术的作用。写作比起拍电影写歌画画等等,是一门进入门槛最低的艺术。同时,由于其基本只依赖文字这一最基础而最富有变化和革新能力的表达方式,人类对有关文学经验的运用,是这些经验试用于其他艺术的最简单、最没有门槛的手段。人类在会拍电影之前,就已经会在文学中使用镜头,使用无数电影中即将被使用的手法。而文学在电影等新艺术已经获得成效的今日,仍然具有印证、强化观阅者思维模式的功能。人类的审美标准其实是被培养出来的,文学就是审美标准培养中最基础的一环。失去文学作为基础的其他艺术是残缺的。就最简单的例子而言,高级而复杂的对电影、对电视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旧需要中小学的相关文学知识作为基础。人类承载复杂信息的感性表达,全都需要文学上的印证。
【1】下列对文学在知识传输、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可以向我们输出几乎所有的人文类的基础理念,文学是知识的润滑剂。
B.普通人不是专业研究者,文学帮助他们用比较轻松的手段理解世界。
C.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受到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现出来。
D.因为意识形态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文学作品的作者都会有意向读者灌输意识形态。
【2】下列对文学在社会心态、身份区别等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保存和重新挖掘人类的社会心态上,文学具有超越其他几乎所有艺术的长久时效性
B.与电影、漫画这些相对速朽的艺术形式相比,文学的形式是简单的,这种简单也使后人更容易理解文学作品。
C.文学包涵抒情和感性体验,所以与新闻相比,文学更容易被后世再挖掘。
D.文学是人类文化的总结,因此具备了比较完美的身份区别能力。
【3】下列关于文学影响其他艺术这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写作是一门进入门槛最低的艺术,是最容易成功的艺术。
B.人们可以参考文学经验来创作其他类别的艺术。
C.文学教育是审美标准培养的基础之一。
D.中小学的相关文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较复杂的艺术。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是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