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C.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D.《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明朝地理学家。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少平也有点后悔起来:他不该把那床破被褥送了别人。他当时只想,既有了工作,一切都会有办法的。没想到他当下就陷入了困境。是呀,天气渐渐冷了,没铺盖怎么行呢?更主要的是,他现在和这样一群人住在一起!如果在黄原揽工,这也倒没什么。大家一样牺惶,他决不会遭受同伙们的讥笑。
(路遥《平凡的世界》)
A.“后悔”是动词,“渐渐”是副词。
B.“住在一起”是补充短语,“同伙们的讥笑”是偏正短语。
C.“他当时只想,既有了工作,一切都会有办法的。”是一个单句,“他当时只想”充当了句子的主语。
D.“如果在黄原揽工,这也倒没什么。”是一个假设复句。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 霸凌(líng) 穿流不息 悄怆幽邃(qiǎo)
B.帷幕(wéi) 佁然(yí) 名符其实 耳儒目染(rú)
C.岐途(qí) 瞭望(liào) 漫不经心 拾级而上(shè)
D.驰骋(chěng) 脖颈(gěng) 口干舌燥 怒不可遏(è)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作南面,而为臣则叫作北面。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A.①③④②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5、古诗阅读
题春晓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①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②一路归。
【注释】①傍:围绕。②樵渔:樵夫、渔夫。
阅读《题春晚》,完成对话。
小美:本诗以“题春晚”为题,但全诗不见“春晚”两字,那么全诗是怎样紧扣“春晚”写景的呢?
小涵:首句写花落,点出“春”。全诗描绘夕阳下柴门虚掩、____、______等画面,都紧紧扣着“晚”字啊!
小美:我明白了。这样的画面营造了___________的意境。从中我读出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境。
6、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美源于自然: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游览武汉,你不绝赞叹崔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机盎然。
美长驻心间: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他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战乱中杜甫低吟“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孟子认为大丈夫不论得志与否,都要坚守“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的原则。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丰富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作者、作品在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读 的《老王》,让人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与尊重,高尚的灵魂更是懂得反思的灵魂;读陶渊明的 《 》,让人明白了身处乱世的作者心怀天下,希望有个理想国让百姓安居乐业;读 国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让人明白了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正义。
【2】有人说“逆境能造就人也同样能毁灭人”,请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与《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各概括一个具体情节印证这句话。
8、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小题。
耳聋的青蛙与诺贝尔奖
①于丹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青蛙想比一比谁能够爬上铁塔的顶端。开始时,它们奋勇争先。可是等到爬到了一半的时候,青蛙们打起了退堂鼓。望着遥不可及的塔顶,它们停下了脚步。只有一只青蛙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努力。那些停下来的青蛙,看着这样一个瘦小的同类,有感叹,有嘲讽,有劝说,可是它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向上。虽然每一步都是那么缓慢,但是它最终却赢得了比赛 。颁奖仪式上,当有人问它为什么能够爬上塔顶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个聋子。
②耳聋的青蛙之所以能够爬上塔顶就在于它听不到伙伴们的议论,心中只专注于目标,不言放弃,才最终登上了塔顶。青蛙如此,人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太过在乎世俗的眼光,计较自己的得失,顾虑面子和荣辱,而放慢了脚步,削弱了意志,甚至放弃努力。其实,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很多时候就需要将自己当成聋子,忽略别人的“善意忠告”,忘记他人的刁难非议,排除干扰和噪音,认准既定目标,保持向上的姿态,从容坚定地走下去。
③读着这篇寓言,我的眼前闪现出一个人,他就是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谢赫特曼。他曾经被科学界视为另类。他疯狂地宣称:自己发现了准晶体,玻璃就属于准晶体。人们取笑他、挖苦他,他的言论被斥为“胡言乱语”,他被认为是“伪科学家”,许多化学界的权威站出来公开质疑他的发现,甚至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时间终会证明这一点。”在寂寞中等待了28年之后,他最终赢得了世界的承认。于丹说:“世上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够做到的。”
④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想确定只有一个单原子层的石墨烯的存在,于是,他交给一位中国博士生一块石墨,要他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打磨得越薄越好。三个星期后,这位博士生兴冲冲的跑来说打磨成功了。海姆要求博士生把石墨打磨得更薄些,而博士生的回答却是“你这么聪明,你自己干啊”,就撂了挑子。在这位博士生看来,这是导师在有意刁难他。面对质疑,安德烈•海姆没有回应而是用行动作出最有利的回答。他采用更原始的办法,用透明胶带粘在石墨的顶层,粘好再撕下来;对折胶带,再粘一次……如此反复,他在枯燥的对折中坚持着,耗费两年时间,终于得到了单层石墨,也即石墨烯。他和他合作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就是凭借着这个成果而在六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知自己获奖后,安德烈•海姆的一句话和于丹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的实验)向人们展示了,你事实上不需要在哈佛或是剑桥,不需要在集纳了最聪明的人和最先进的设备的地方,你在设备上处于二三流的大学里……也能做出令人惊讶的东西。”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进行写作。
为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2020年1月21日,武汉市决定对进入武汉的人员进行管控。专家表示: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然而这时,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却冒着危险赶到武汉;外省市的许多医护人员志愿报名,不顾危险,连夜奔赴疫情一线……网友称赞他们为2020年“最美逆行者”。
请以“逆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表达真情实感;④600字左右;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