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人汗牛充栋,有悬梁刺股的,有囊萤映雪的,有秉烛达旦的。
B.据市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D.葡萄沟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襁褓(qiáng) 归省(xǐng) 褶皱(zhě) 强词夺理(qiáng)
B.推搡(sǎng) 龟裂(jūn) 寒噤(jīn) 怒不可遏(xiè)
C.雾霭(ǎi) 羁绊(jì) 砾石(shuò) 接踵而至(zhǒng)
D.矗立(chù) 瞭望(liào) 汩汩(gǔ) 挑拨离间(jiàn)
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苏东坡”。
B.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是我国目前存诗最多的诗人。
C.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散文《岳阳楼记》千古流传。
D.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尊他为“诗仙”。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园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街头作画、街舞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
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汽车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售冠军。
D.大自然的馈赠让他显得身形单薄,阳光长期的青睐把他晒成了黑色。此刻,他站在扶贫书记面前,局促不安,鹤立鸡群。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中的“乱”和“极”用字极妙,请任选一个进行赏析。
【2】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王绩《野望》)
(2)相顾无相识,____。(王绩《野望》)
(3)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月下飞天镜,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6)晓雾将歇,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8)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9)《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10)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____,____”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
7、名著阅读。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朱武,智取生辰纲等情节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C.《水浒传》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歌颂了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
D.《水浒传》中的鲁达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8、桨声云影艾叶鲜
①芒种一过,端午便盈盈含笑而来了。
②清晨,一缕明媚的霞光,照在松软的大地上。刚出门,就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草木和泥土混合的一种舒朗气息。每一家窗台,都展示着蒲草诱人的鲜嫩;每一处门口,都飘溢着粽子甘甜的清香;每一处篱笆,都舞动着豆荚曼妙的身姿。
③不用说,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故乡极富色彩与诗意的日子。与别处不同的是,故乡的端午,要从农历五月初一算起,按照“初一尝糕,初二吃粽,初三吸螺,初四挂艾,初五划龙舟”的程序进行。这期间,妇女们早早就用五色线为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织结小线袋装樟脑丸,缝黄布虎,裁新衣裳。初五一早,人们纷纷上野外,采集“午时草”,如艾草、木香、一点红、木荷……连同大蒜、鸡蛋、鸭蛋,全部洗净,置于屋外吸纳天光,叫做“晒午时”。之后,装入大锅烧“午时水”,以备全家人洗澡、清洁肌肤。一些人家,至今还保留浴后尝一口雄黄酒的习惯,并将酒喷洒在墙角杀虫;儿童要在腋下、肚脐和耳朵后涂上雄黄粉,以壮身祛病。这一天,在苔痕斑驳的小巷,或阳光朗照的晒场,多见小孩们在脖子上或衣扣上挂着彩色香袋,有的内装鲜桃子和煮熟的黄鸡蛋,有的装上小香丸,兴奋得前后追逐玩耍。
④中午刚过,耳边就会听到好几支唢呐同时吹响,高亢激越的音调,声声在催促人们快去溪边为龙舟竞渡助威呐喊。记得那时,妇女们听见唢呐声就赶忙收拾厨下,慌不迭梳头整装。又去邻居招呼同伴,牵孩子出门。一路上,只听人声嘈杂,互为问答:快了吧?快了、快了……待赶到溪边,桥头早已站满了人。于是,有的挤在岸畔,有的下到溪滩,有的索性爬到树上。兴奋中,只见两艘龙舟,正压着溪面轻轻晃荡。令村人引以为豪的是,村里的龙舟至今保留着两种最古老的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的龙头,加以彩绘,龙尾则用整木刻上鳞甲,称为“公船”;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用青藤编织,蒙布后描出龙眼,涂上颜色,再抹上厚重的桐油,显得丰满、亮丽,称为“母船”。虽称公船母船,比赛时却互不相让,竞相追逐,成了当地有名的一道奇观。其时,尚未开赛,沿溪蜿蜒的荔枝树,微风稍微一碰,便纷纷垂下枝叶,去抚弄一溪的碧波翠浪。
⑤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只听一直吹着的唢呐忽地收声,顿时锣鼓齐鸣,岸上岸下,人头攒动,满溪清波,哗啦扬起;龙舟上,两排木桨在划手整齐的动作中,搅得浪花迸溅,水藻纷飞;一时间,加油声、呐喊声、桨声、水声响彻水面。
⑥“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未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此时此刻,这些诗句会不知不觉地涌现在你脑海里,融化在眼前的情景里……
⑦午后三时,龙舟加场赛开始了。放眼四望,日头高照,云烟如缕,红桃溢甜;多少白墙黛瓦,笼在淡墨轻岚中:多少小桥流水,汇入桨声云影里……
《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4日)
【1】请你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请你赏析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
【3】第③段中写道,家乡的端午节,与别处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家乡的端午节与别处有何不同?
【4】第④段中,作者为何花如此多笔墨写村里龙舟的式样?
【5】作者写的是端午节,为何以“桨声云影艾叶鲜”为题?
9、(一)请以“绊与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