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二十四节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

D.我们要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人名)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箭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人名)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刑架下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站了一会儿,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    (地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A.保尔     安娜   烈士公墓

B.朱赫来   瓦莉娅   筑路工地

C.朱赫来   安娜   筑路工地

D.保尔     瓦莉娅   烈士公墓

3、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二是方法。

B.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件顶好的事情,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避免不受其伤害。

C.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长沙成为新晋“网红”城市,人气持续飙升,每到节假日,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南门口的臭豆腐、小龙虾、糖油粑粑历历在目,岳麓山上游人摩肩接踵,湘江两岸的灯光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青年志愿者们活跃在每一条街巷,用心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美食、美景、美人已成为“网红”长沙屹立不倒的名片。

A.纷至沓来

B.历历在目

C.目眩神迷

D.屹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渡荆门送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本诗颈联描绘的景色令人陶醉,充满了浪漫色彩,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相对生理结构合理的昆虫,它是多么奇特呀!它就像是蠕动的小肠。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能看见两种不同年龄的它,有一根手指粗的年长的幼虫,粉笔大小的是年幼的。此外,我还看见颜色深浅不同的它的和一些成虫的它,它们的成虫腹部呈鼓胀状,一旦天气转暖,它们就会从树干中出来,它在树干中要生活三四年,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冈徒生活呢?它们在橡树树干内缓慢爬行,挖掘通道,把挖掘留下的木屑作为食物。

(1)这段文字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幼虫。

(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之美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

①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②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兄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后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我的头抚摸到我的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般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地回来。

③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地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时揣张煎饼,有时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④有一年我得了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⑤父亲在我家的时间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愈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⑥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⑦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⑧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⑨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⑩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朦胧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动地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十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发来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他的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作者在文中说“父亲也是母亲”,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2】“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

【4】“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5】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以成为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