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组是( )
A.如梦初醒 单精竭虑 镌刻
B.一丝不苟 惨绝人寰 杀勠
C.震耳发匮 杳无消息 绯红
D.为富不仁 和颜悦色 窒息
2、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B.泰山奇石闻名于天下,有着许多惟妙惟肖的大自然的杰作。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王》一文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B.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主体、结语是一般新闻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C. 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4、下列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蛮横(hèng) 翌日(lì) 刹那(chà)风雪载途(zǎi)
B.清冽(liè) 器皿(mǐn) 溯洄(huì)蓦然(mù)
C.纷至沓来(tà)斡旋(wō) 逸事(yì)萦绕(yín)
D.寒噤(jìn) 敦实(dūn) 沟壑(hè)襁褓(qiǎng)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大家对于这首诗所抒发情感有不同看法,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2】“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种手法在《蒹葭》和《回延安》中都有所体现,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具体语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
6、“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请你思考一下,在下列情境中,朝朝会如何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
春天,莺啼燕舞,衔泥筑巢,此刻,朝朝会运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夏天,疫情反复,朝朝的爷爷争当志愿者,期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此刻,朝朝会用曹操《龟虽寿》中的(2)“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秋天,朝朝和父母一起去城郊山下的农家乐游玩,在农家小院边上,黄色的菊花开得热烈,此刻,朝朝不由得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3)“______,_______”来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冬天,寒风呼啸,校园里的松树却依旧傲然挺立,此刻,朝朝会用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4)“_______,_________”来咏叹松柏的刚劲。到了年末,朝朝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些低落,但此刻,他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便决心明年要更加努力。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①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像林肯,双目炯炯有神。他热爱学习,曾到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他是___________。
②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受到开明的教育,理智冷静,善于分析。他是___________。
③他急躁而又谦虚,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个苏区,英勇善战,行军神出鬼没,口才好,威望高。他是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父亲怎么样了。虽然经常和他通电话,但是我却夜夜梦到家乡的那片红土地,夜夜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七十多岁的父亲开电瓶车来接我。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腰弯着,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的模样。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愤怒地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这样一个形象,谁看了,不为他的傲岸、粗犷而震撼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④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人粪尿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我再三坚持,但是父亲始终不同意,说我身体要紧。
⑤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似乎稍微加一点力,就会崩断一样。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作为儿子,在父亲的晚年却不能给他一个颐养天年的晚年生活,还要让他每天不辍劳作,这是不是有些残忍呢?
⑥走的那天,虽然还有些感冒,但是没有前两天那样鼻涕横流地“拉大旗”了。父亲给我找了一顶绒线帽和一条围巾,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
⑦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看着一边说一边上树的父亲,我不再说话。
⑧抬头望着倒吊在树上的父亲,他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惨不忍睹,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这还是当年的那个父亲吗?这还是记忆里的那个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祈祷着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但是心里始终不能放下。今天,又要到新年了,我还在外面奔波,但是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文章依次特写了父亲的哪几个背影?请仿照示例完成填空。
父亲骑电瓶车接“我”回家时弯曲瘦弱的背影→①________→父亲用扁担挑粪时佝偻苍老的背影→②________
【2】分析第②自然段“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文章第⑤、第⑧自然段画线句所写的作者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多次描写父亲的各种背影,请分析这么写的好处。(提示: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分析)
9、按要求写作。
题目:那一幕幕,_______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