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悄悄/悄然   溃退/馈赠 桅杆/竹竿   阻挡/锐不可当

B. 仲裁/卸载   遒劲/干劲 雕镂/丝缕   浩瀚/颔首低眉

C. 绯红/徘徊   教诲/悔恨 不辍 /点缀 考查/杳无消息

D. 诘责/结果   歼灭/纤维 洨河/校对   肖像/惟妙惟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学生举旗上街庆祝他们的胜利,正在读高中的邓稼先怒不可遏,将日本国旗扯碎,踩到脚下。

B.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D.他俩都喜欢的书终于到货了,两人都想抢先拿到,争执之下,一本新书就这样分崩离析,碎成了两半儿。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ì)留 (jiāng)绳 (lǚ)   (huáng)诚恐

B. (piāo)碧   (zhì)息 (yàng)然   藏污纳(gòu)

C. (kē)   (chuò)   (chì)热 (yuān)飞戾天

D. (xián)熟    (dìng)农       (gù)      嘤嘤(yīn)成韵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áo) 由zhōng) 密匝(枯拉朽(cuī

B.shāng记(míng)   下彩(yòu)   精竭虑(dān

C.维(xiān)   田chǒu)   区块liàn) 春寒料qiào

D.延(màn) 鲜)   洋洋(lǎn) 推心置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句默写。

(1)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3)_________,可得永年。

(4)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雄心不减,积极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本学期我们阅读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类作品。作者斯诺在烽火中,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经历,作品一问世,便引起轰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我读《红星照耀中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阅读交流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选出下面对《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作者斯诺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

C.全书共12篇,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空间顺序来记录见闻,客观的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较厚,为了更好消化书本内容,班级决定分组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帮助同学们确定两个探究专题(与示例不重合)。

示例: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3班级同学研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后,文中共产党人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品质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内心,请你任选书中一个人物,作为倾诉对象,写一段话来表述你对他的敬佩之情。(约100--120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曚昽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我哭着说,……”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2】本文标题为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概述文段中有哪些表现?

【3】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作者回忆了和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品质?

【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作者在《我为白菜狂的日子》里面刻画了一个让他厌恶,心生愤怒的老太太。写出描写老太太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一下她有着怎样的生活状况?

【7】作者在结尾说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过烂漫的童年,我们收获了纯真;走过多彩的夏季,我们收获了激情;走过坎坷的岁月,我们获得了坚强……时光匆匆,我们总是在不停地走过,也总有收获。

请以“走过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自定立意,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