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禁锢(gù) 悄然(qiǎo) 殚精竭虑(dān)
B.翘首(qiáo) 锃亮(zèng)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C.遒劲(jìn) 池沼(zhāo) 滞留(zhì) 潜滋暗长(qián)
D.差使(chā) 濒临(pín) 喧嚣(xiāo) 坦荡如砥(dǐ)
2、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手指和心灵”“仿佛和一位智者”,两个“和”字都是连词。
B.“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宾语是“手指和心灵”。
C.“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在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云端紫燕”是偏正短语。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亢奋(kàng) 斡旋(wò) 翩然(piān)
B.连翘(qiào) 缄默(jiān) 戛然(gá) 遏制(è)
C.龟裂(jūn) 寒噤(jìn) 突兀(wù) 行辈(hánɡ)
D.撺掇(cuān) 羁绊(jī) 蓦然(mò) 和睦(mù)
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
B. 《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晁盖,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C. 《水浒传》中有许多著名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火并王伦、风雪山神庙等。
D. 宋江是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汉;另一方面,又有着很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5、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破”字是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表达情感,为全诗营造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
B.颔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尾联写诗人用手搔头,顿觉头发白了、疏了,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这苍老之态完全是诗人年老体弱,身体极差所致。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怅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请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名著阅读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1)选段中,“他们”被美国记者____________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__”。题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经典的百科全书,请你在全班同学阅读此书后,再推荐一本相关主题的名著《_____________》。
8、从太空看太阳
①2021年10月14日,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的我国第一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拉开了我国太阳空间探测的序幕。“羲和号”的全名为太阳H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简称太阳双超卫星。
②太阳是我们了解宇宙的一个窗口,也是宇宙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在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在超过45亿年的时间里,孕育了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以及我们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它的能量来源于自身时刻发生的氢、氦核聚变。大众熟知的光合作用,就离不开太阳的光能。
③人类对太阳的观测由来已久,广义的观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我国早在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就有了肉眼观测太阳黑子的记录。对太阳进行系统观测则始于1610年,即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后的第二年,人类开始用望远镜观测和记录太阳黑子,开启了太阳科学观测的时代。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尤其自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太空时代以来,通过地基太阳望远镜和天基太阳探测器的联合观测,人类对太阳有了全新认识。
④以“羲和号”为代表的太阳探测卫星,是太阳空间探测的“千里眼”。顾名思义,太阳空间探测就是通过卫星等航天器在太空中观测太阳。“羲和号”的全名“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也道出它的两方面任务:科学观测和技术试验。
⑤“羲和号”通过其主要科学载荷Hα成像光谱仪,专门观测光球层和色球层,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全日面Hα波段的光谱成像。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是“羲和号”实现研究目标的“金钥匙”。通过一次扫描(时间小于60秒),可以获得日面上近1600万个点的光谱信息,这是前所未有的观测。另外,“羲和号”是在太空“看”太阳,不受地球大气扰动、天气影响,避免了以往地面观测的局限性。目前,“羲和号”正处于在轨测试阶段,从得到的初步观测数据来看,数据质量达到了预期指标。未来,“羲和号”的观测数据在经过科学标定后将对全世界科学用户开放,在国际太阳物理和空间物理研究中贡献中国力量。
⑥在技术试验方面,“羲和号”将自身卫星平台的控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即“双超”(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它实现了平台舱和载荷舱“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不仅阻断了平台舱微振动的传递路径,同时解决了平台舱热变形对载荷舱的影响。Hα成像光谱仪不再需要导行系统和稳像系统,大大降低了载荷的研制难度和成本。如果说“羲和号”是一位拍摄太阳的摄影师,那么“双超”将让他在举起相机时,瞄得快、对得准、拍得稳。未来,这种新型的卫星平台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高精度的空间天文探测中。
(选自2021年11月19日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羲和号”被称为太阳双超卫星,从名字可看出它有两方面的任务: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和技术试验。
B.在“羲和号”之前我国没有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羲和号”是我国在太阳空间探测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C.“羲和号”的观测数据质量达到了预期指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并对全世界科学用户开放。
D.第⑥段的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将“羲和号”比作一位拍摄太阳的摄影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在太阳观测方面的功能和任务。
【2】根据选文内容概述“羲和号”的主要任务。
【3】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谈淡中国太阳探测项目命名的妙处。
链接材料一 “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该计划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夸父。
由于2012年将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的三颗卫星会在这个时间内发射,如果按期实施,该计划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的日地空间探测计划。
链接材料二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选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逐渐成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名称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大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9、“青年人/相信你自己吧/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节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阅读上面这段话,任选一个角度,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文章时做到首尾呼应,段落清晰。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