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抚州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 大家都喜欢听语文老师的课,他讲课不仅抑扬顿挫,而且风趣幽默。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纶(qíng)               默(jiān)             然而止(gā)

B.旋(wō)                  级(shí)               怒不可(è)

C.裂(jūn)                 日(yì)                 挑拨离(jiān)

D.归(xǐng)               褓(qiǎng)            而至(zhǒng)

3、下列语句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的人照相,一定正襟危坐,哪像现在花样百出。

B.我突然意识到,在关键环节上的操作偏差,导致了整个焊接工作屡试不爽

C.国庆过后,一些公园内留下了许多白色垃圾,相关部门呼吁大家要爱护公共卫生,不让景点藏污纳垢

D.近年来,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颔联运用_______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_________的特点。

【2】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1)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故外户不闭。

(3)《虽有佳肴》中,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并用《尚书》《兑命》中的“_____________。”加以印证。

(4)离别是古诗中一个深情的话题。李白在《送友人》中用形象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调低沉地表达难舍难分之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积极乐观的精神而貌和豁达胸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

(1)请问文中的他是谁?______

他行伍出身。六岁那年死了母亲。因可恶的“外国影响”,他的祖母“每逢初一月半、逢年过节或者刮风下雨的日子”就跪下来祷告,祈求天雷打死这个不孝孽子。又因他把烟盘从炉子上踢了下来其祖母就想溺死他,幸亏他的舅舅站了出来救了他。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从,迅获提升,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着称。积聚了一支约八千个兄弟的“铁军”——红军五军团,把何键的六万军队赶跑。

(2)斯诺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主要在红区的哪个地方进行采访______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文学作品阅读

庄子,会飞翔的人

朱以撒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许多树在北方的深秋都是这种凋零的状态,变得毫无诗意而让人感到单调和枯索,如同一只美丽的锦鸡脱去一身毛羽那般。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个古文人和另一个古文人的差异,有时一些很小的差异也别想遮掩。在有了一段时间研读之余,诸家的语言特征就展示出来了。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④庄子的超脱很轻易被捕捉。据说他曾经做过蒙城的漆园吏,也曾经有楚威王拜他为相遭拒绝之说,余下的生活痕迹就不甚了了了。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去对庄子行踪作细致地考订。那个时节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离我们太远了,有的已经模糊得如同雾色一般不可一掬。庄子的生动诙谐无所拘囿,使他从历史迷雾中走了出来,让我们点滴感受。我当然也品味了老子的玄乎、孔子孟子的实在、韩非子的狡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尽管实在的人要遵循孔孟之说去建功立业,但在精神上,我还是更倾向庄子,以至于后来把诸子篇章略过,只余庄子。

⑤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靥、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不消说这是先秦时期独一无二的寓言表现天才,即便在后来,我们又能找出谁来与之相媲美呢。这些超现实的荒诞怪异的人物,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可见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⑥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结伴而过,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1】文章的题目是“庄子,会飞翔的人”,联系全文,解释“飞翔”一词的含义。

【2】作者认为庄子之外的诸子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简要概括。

【3】文章意在写庄子,却用大量篇幅写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读来充满意趣,这得力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和想象,请举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说说诗人笔下的大鹏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②簸却:激起。③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④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盲人的心中,多彩的世界最珍贵;聋子的心中,美妙的音乐最珍贵;对于饥饿的乞丐,面包最珍贵;对于重症的患者,健康最珍贵;对于穷人,财富最珍贵;而对于有些人,亲情最珍贵。

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样或是多样自己感到最珍贵的东西,一旦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失去了,你会怎样想或是怎样去做呢?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