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C.《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包括: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贺龙的印象:乐观、豁达、勇敢、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的得意,表现了率真的个性。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风、古风内容风靡网络,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B.如何立足传统用中国艺术思维和语言进行新时代的历史人物画,成为美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C.“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D.中国的园林艺术,可以和任何现代形式的建筑相结合,并取得让人惊叹不已的步移景异、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
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王维—唐代 B.《黄鹤楼》—崔颢—唐代
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郦道元、陶渊明、苏轼,这些歌咏自然之景的优秀篇章,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藤野先生》以爱国之情为明线,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暗线,最后用夜间疲倦,瞥见先生黑瘦的面貌,便增加勇气,继续写文章将两条线索统一起来,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重要特点。
C.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是望中所见,写国都沦陷后,长安城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B.颔联移情于物,以“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C.尾联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抒发作者忧国、伤时、思家、悲已之情。
D.这首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困居长安时所作,体现了杜诗写实的风格。
【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 。
7、名著
(1)《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和“黑旋风”分别指的是__A_ 和___B___
(2)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没有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C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D 。
(3)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把他们的财物分配给穷人。
上段文字选自《 ① 》 ,它1937年出版的时候曾易名为___② __。上文“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指__③___。
8、素质
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相遇了。
城里人是来“乡村游”的,本来他打算回城,却错过了回城的最后一班车。乡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来他想直接回家,也错过了回家的最后一班车。
城里人先到,登记时,他要包下一个房间,可是服务员说,乡村不比城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因为床位有限,一个人只能住一个床位,其它床位还得留给其他人住。这样,后到的乡下人就跟城里人同住一室。
乡下人进来时,城里人已经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看电视。
“你好。”乡下人跟城里人打招呼,城里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作答。
乡下人没有理会城里人的冷淡态度,他把一个蛇皮口袋随意地放在了床边,这是他的全部行李了。乡下人看了城里人一眼,开始脱鞋。立时,一股臭味弥漫开来,城里人皱了一下眉头。“什么素质?”城里人暗暗地嘀咕了一句。这个细节被乡下人捕捉到了,他的脸红了一下,赶忙提着鞋进了卫生间。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趁着乡下人去卫生间,城里人把钱包从公文包里拿出来,藏在了枕头下。过了一会儿,他想了想,又把钱包重新拿出来放在床垫底下,并用力地压了压。
乡下人显然心情不错,他吹着口哨,躺在那富有弹性的床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说:“真舒服啊。”然后,他递给城里人一支烟,城里人摆摆手,拒绝了。城里人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烟来自己抽上。
看城里人没有与自己交流的意思,乡下人把刚张开的嘴巴闭上了。
屋子里只有电视机的声音。播放的是一部爱情电视剧。镜头中不时出现男女拥抱、接吻的画面。乡下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城里人则东一眼西一眼地瞟,显得心神不宁。
过了一会儿,城里人的手机响了。“亲爱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赶不上回城的车了,”城里人开始抱怨,“现在住在一个该死的旅馆里,床铺硬得像石头,空气也不好,还不安全。”城里人说着,看了乡下人一眼。接完电话,城里人的情绪一直不好,一直抽着闷烟。
乡下人的手机也响了,“老婆,是你吗?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着我啊。我告诉你啊,我现在住在旅馆里,这床可舒服啦,软软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带你来享受享受。” 乡下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时间在流逝。不知道是因为接了老婆的电话激动,还是因为电视节目吸引着乡下人,总之,乡下人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丝毫没有要入睡的迹象。
乡下人不睡,城里人自然也不敢睡。因为他的钱包里有一万元钱呢。他睡着了,万一乡下人拿走钱怎么办?这里可是城乡接合部,复杂得很。
终于,乡下人打起了呵欠,可是眼看着眼睛刚要闭上,却马上又睁开了。这些细小的动作,当然逃不过城里人的眼睛。他更加坚信了他的判断,也就更加不敢睡了。乡下人也挺难受的。他也希望城里人尽快入睡,他挤了一天火车,已经很疲倦了,但他不敢睡,因为他的鼾声很大。曾经有工友形容他的鼾声可以穿透水泥墙。他知道,如果他先入睡,城里人肯定就无法睡着了。
城里人和乡下人彼此就这样各怀心事地对峙着。城里人心情烦躁地变换着电视频道,乡下人接连不断地抽着烟。
乡下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只是第二天早上,乡下人醒来时,城里人已经走了。
乡下人看着城里人乱糟糟的床铺,说了句,城里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乡下人仔细地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又把城里人留下的乱糟糟的床铺也整理好后,才提着蛇皮口袋出了门。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
(选自《短小说》)
【1】善用对比是本文一大特色。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里的情节概括。
| 城里人 | 乡下人 |
能形成对比的情节 | (1) | 热情打招呼,洗脚,晾鞋。 |
怕钱被偷,把钱藏在枕头底。 | (2) | |
跟妻子打电话,不停地抱怨。 | (3) | |
还是担心钱被偷,一夜无眠,清早匆匆离开。 | (4) |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3】小说结尾处才交代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这样写妙在哪里?
【4】城里人、乡下人都认为对方素质低,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谈谈对素质的认识。
9、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①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②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热爱生命》)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向“直面成长”栏目投稿。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