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 纪录片 重峦叠障   不折不挠

B.擅长 葡萄曼 目眩神迷   轻歌曼舞

C.推祟 局域网 巧妙绝伦   潜滋暗长

D.颓唐 化妆品 响彻云霄   恹恹欲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C.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3、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谦辞和敬辞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果现在还有人文绉绉地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不免会被视作迂腐的秀才。但是,还有不少谦辞和敬辞,依旧驻留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方不至于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

A.即使还要使用它们,也要用得恰当

B.既然还要使用它们,就要用得恰当

C.只要还要使用它们,还要用得恰当

D.无论是否要使用它们,都应该使用得恰当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隐(   海市楼(shèn

B. 放(zhàn 合(qiè   红(yīn 然大波(xuān

C.   hòu     鳞次比(zhì

D. 妒( 溅(bìng 翠(fěi   如火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词人夜宿王氏茅屋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既写屋内,又写屋外,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B.下片在上片环境描写铺垫的基础上,追忆一幕幕往事,抒发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C.全词语言通俗,用词精当,如以“翻”字形象逼真地写出蝙蝠于鸟类飞翔的不同,显示出词人高超的表现力。

D.这首词写景真切,抒情自然,情景交融,生动感人,是词人豪放之作的代表。

【2】结合内容,说说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 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

(7)古诗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北朝民歌《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

(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

(任务一)

1阅读第五篇《长征》节选,结合阅读积累,请举例谈谈红军长征“近乎奇迹”的理由。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一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选自第五篇《长征》)

(任务二)

2班级开展“红军英雄形象大讨论”活动,小宇和小丽展开了辩论,你赞同谁的观点呢?请结合纪实作品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任务三)

3白修德曾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值此《红星照耀中国》再版之际,请你为这本书写一则推荐语,要求运用比喻或引用的修辞手法。(选择角度:作品价值、红色精神、现实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

2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6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一颗沙粒,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将来得到的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