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海迪士尼乐园2016年6月开园,将为游客提供无限可能,创造值得  ①  一生的回忆。上海迪士尼乐园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欢笑没有年龄之分——孩子们将能和他们最爱的迪士尼朋友见面互动,爸妈们一定会在旁微笑着记录下每一个瞬间;青少年穿上“喷气背包飞行器”天际,祖父母则可以在花园里散步休憩。这里同样将是年轻人的乐土——乐园里无处不在的新奇、   ④和冒险都在等着他们去开启梦想。

A. ①珍爱 ②精美  ③腾飞  ④激动

B. ①珍藏 ②精彩  ③翱翔  ④刺激

C. ①珍藏 ②精致  ③飞翔  ④刺激

D. ①珍视 ②精彩  ③翱翔  ④激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这句话没有语病)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D.“科学佩戴口罩,是防范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这个句子主干是:佩戴口罩是方法。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快速记记忆可将他们的名字编成顺口溜“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B.《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C.《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核舟记》是明末的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D.《社戏》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4、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A. 你是酷暑的浓阴

B. 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 你是暖春里的梅雨

D. 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的前四句用①_____引出了小伙子对善良美好女子的爱慕之情;中间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其中能表现主人公绵绵忧思时的一个行为是②“______”;最后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与意中人③_____的情景。

【2】《诗经》常采用“兴”这一手法。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歌中选取一例,写出诗句并加以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填写名句或课文原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

独学而无友,

丝竹之乱耳,

,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       ”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的两句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常识。

1936年,美国记者____(人名)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曾易名为《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童年读书

莫言

⑴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⑵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⑶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⑷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⑸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⑹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⑺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在水边钓鱼,冬妮娅坐在水边树杈上读书……哎,哎,咬钩了,咬钩了……鱼并没咬钩。冬妮娅为什么要逗这个衣衫褴缕、头发蓬乱、浑身煤灰的穷小子呢?冬妮娅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保尔发了怒,冬妮娅向保尔道歉。然后保尔继续钓鱼,冬妮娅继续读书。我想,如果冬妮娅不向保尔道歉呢?如果冬妮娅摆出贵族小姐的架子痛骂穷小子呢?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没有了。一个高贵的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高贵的人能因自己的过失向比自己低贱的人道歉是多么可贵。

⑻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1“我”读起书来怎样“不顾一切”,请简要概括。

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章第⑸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3第⑸自然段作者称“二哥”为“这家伙”,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称呼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

4莫言说:“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谈谈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在600字左右。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③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