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近两周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各校开展“千师访万家”家访。

B.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231日发布,我国热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流量明显上升。

C.沿海高铁盐城段全长168公里,是由盐城市政府出资并委托中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D.春节档的电影《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3》《囧妈》等都颇受期待,现在《中国女排》目前位居春节档最受关注影片的榜首。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 翡翠 轻歌漫舞 消声匿迹

B.扶植 决择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事故

D.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她只说要去台北,却从此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B.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托尔斯泰形象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D. 他来上海时举目无亲、身无长物,全凭自己白手起家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河(jiáo)       (lòu)       燕然功(lè)          因地宜(zhì)

B.合(qì)          (jìn)       惟妙惟(xiào)       重峦嶂(dié)

C.逻(jí)          (hè)        人才济(jǐ)          瘦骨嶙(xún)

D.推(chǒng)     (dūn)       交头耳(jié)        级而上(sh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得特别传神,请你说说它们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王志在《感恩父亲》的演讲中说:“我最难忘父亲的教诲,做人要做大丈夫,不为富贵折腰,不为贫贱改志,真正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6)山间美景令人沉醉,特别是夕阳西下时,看着飞鸟结伴归林,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禁想起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夕阳归鸟图。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长林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的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略有改动)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语段的主要人物是谁?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

3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从2005年开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每年要对北京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观测。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确定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该指数能够体现市民文明素质发展状况,能够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程度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提升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要求市民不仅在某一个方面提升文明素质,而且在所有的公共生活领域全面提升文明素质;不仅要求某一部分群体提升文明素质,而且要求全体市民共同提升公共文明素质。这已经成为全体北京市民共同努力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

【材料二】

①2005年至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实现了“十七连升”,2022年已提升至90.69。九大公共生活领域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如表1所示,在各项一级指标中,排名前三的是医疗秩序、网络空间、公共交通。

②值得关注的是, 。据报道,在“公共交通”的下一级指标中,“文明交通践行”由上年的72.61提升至90.25.在“文明交通践行”各指标中,“驾车时会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数值最高,为92.43,表明驾驶员已具有良好的礼让意识。

③年度数据能够对全体市民发挥激励作用,建立年度数据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方式之一。合理的工作方式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策略。

表1 2022年九大公共生活领域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一级

指标

医疗

秩序

网络

空间

公共

交通

绿色

环保

公共

卫生

公共

秩序

社区

和谐

文明

旅游

文明

观赏

文明

指数

92.06

91.59

90.89

90.67

90.52

90.40

90.35

89.84

89.49

材料三

①2022年9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发展报告》白皮书。该报告梳理了两年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情况,总结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积累的有效经验。

②白皮书明确了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增强“讲好文明故事”的文化底蕴,持续开展“文明旅游”等主题活动,继续完善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办法、文明行为记录制度、道德典型人物的关爱礼遇机制等配套制度。这些举措应能解决北京市公共生活领域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设水平的有力保障。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能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程度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

B.提高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要求全体市民在所有的公共生活领域提升文明素质。

C.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将提升至90.6%。

D.2022年发布的白皮书明确了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2】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和表1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设水平应从哪三个方面推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生活教科书,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都会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写作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中不要出现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