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迸溅(bènɡ) 纤腰(xiān) 磕绊(bàn) 炽热(chì)
B.哽咽(yè) 殷红(yīn) 擂鼓(léi) 猝然(chù)
C.隽永(juàn) 应和(hè) 诘责(jí) 按捺不住(nà)
D.篡改(cuàn) 模样(mó) 粗犷(kuǎnɡ) 锲而不舍(qì)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ɡ) 撺掇(cuān) 草长莺飞(chánɡ)
B.晦暗(huì) 羁绊(jī) 惊心动魄(pò)
C.幽悄(qiǎo) 褶皱(zhě) 天衣无缝(fènɡ)
D.枯燥(kū) 烘烤(hōnɡ) 销声匿迹(nì)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附一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最近,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我终于大彻大悟,在求学路上,苦难不能阻碍一个有志气的人。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建成的成渝第一条铁路——菜园坝火车站,将迎来“退休”的日子。
B.最近,社交媒体掀起一阵网红现象,“刘畔宏女孩”“王心凌男孩”“孤勇者小孩”断层式出圈,备受网民关注。
C.为了防止中暑,同学们在夏季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比如带上遮阳伞、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D.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的习惯。
5、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6、班级举行以“青春•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阅读积累]颂美好情思,赏壮丽河山
古诗文里有美好的情趣与哲思,渗透在我们血脉里,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请根据提示,填写以下表格。
主题 | 古诗文 | 作者与出处 |
两情相悦,雅趣相投 | (1)_____,琴瑟友之。 | 《诗经•关雎》 |
真挚友情,超越时空 | (2)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禅意悠悠,俗念皆空 |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_____,_____。 __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傲骨铮铮,矢志不渝 |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悲悯苍生,甘愿奉献 |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大同社会,推己及人 | (6)_____,_____。 | 《礼记•大道之行也》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全书共分_____________章,其中第五章主要写红军_____________的艰难过程,第十章_____________,刻画了朱德这一人物形象,着墨浓重,形象鲜明。斯诺在谈到朱德时写道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有着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的确,在汉语中“朱”又当红色解释,“德”为品德。朱德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生艰苦奋斗,忠于人民,待人诚恳,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堪称“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____________,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_____________”。鲁迅把这本书奉为“_____________”的楷模。______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_____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木”制服敌人,_____________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蟋蟀之所以能够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_____________,还有他的出色的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昆虫记》中提到的蝉是怎样才能喝到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阅读裘山山的《六十年前的功与过》,完成下列各题。
几年前,我因获得鲁迅文学奖荣立了二等功。父亲得知后欣慰地说:“我们家终于有个二等功了。”我问:“你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出生入死地修路架桥,怎么就没立个二等功呢?”父亲说:“只差一点点,被一个处分给抵消了。”
1951年春节刚过,刚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父亲作为铁道兵的一员,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他和战友们历尽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尽全力保障铁路的畅通。1953年,他所在的部队担负守护大宁江桥的任务。大宁江桥是朝鲜金义线上非常重要的一座桥(是朝鲜三大铁路桥之一),它的畅通关系到整个金义线的畅通,当然也是被美军炸得最厉害的一座大桥。仅靠守护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断地抢修,和轰炸抢速度。
就在入朝第三年的秋天,父亲他们发现大宁江桥的其中一座桥墩有了一道裂痕,顿时万分忧心。桥墩出问题可不比桥面,事关重大。但问题有多严重,或者说裂痕有多长有多深,桥墩需不需要重修,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如果要重修的话,就必须先修建拦截大坝,抽干河水,再开始修建,工程量非常大。更何况处于战争中,没有片刻的安宁,重修更是难上加难。
父亲就向领导提出他亲自下水去看一下,以确定裂痕的位置和长度。领导就让父亲去潜水队做短暂训练。父亲的水性原本很好,小时候在剡溪里泡大的他,身体素质也很好。在短暂训练后,潜水队队长认为父亲没有问题,可以潜水了。
于是父亲就穿了潜水员的行头下水。当时已是10月,在朝鲜,10月的河水冰冷刺骨。父亲喝了几口白酒,暖了暖身就潜入水中。为了弄清情况,他上来又下去,反复几次,在水底围着那个桥墩反复勘察并仔细计算,心里有数了就上来向领导报告说:“裂痕不严重,桥墩可以继续使用,货车和客车都可以通过,不必重修。”领导很吃惊,一再地问:“你有把握吗?”父亲说:“我有把握。”
后来的情况证明: 。
于是那位工程师提议给父亲报请二等功。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个重大贡献,应该立功。可是,二等功报上去却没有批下来。一问原因,是父亲在此之前刚刚受过一个处分。
3个月前,父亲所在部队接到一个重要命令:必须在10天之内将大宁江桥的正桥修通。可是,经过3年的反复轰炸,正桥已严重被毁,按正常情况起码得修半年才能通车,就算是紧急情况也得两三个月。可是上级下达了死命令,只给10天。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是在战争时期,父亲和战友们只得全力以赴投入战斗。他们没日没夜、抓紧分分秒秒地干。父亲说,那10天里,他几乎没有躺下过,实在太累了,就坐着打个盹儿,全靠年轻的身体和强大的精神支撑着。时值7月,正是洪水泛滥的时期,这又给抢修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很焦虑。可是越急越出错,由于过度疲劳,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了平时绝不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以至于又延误了一些时间。
最终,他们在第11天的晚上,修通了那座桥,但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晚了28个小时。因为这延误的28个小时,父亲和所有与此相关的人员都必须受处分,每人承担几小时。首先是队长被撤职,然后是科长、技术人员等,一路排下来。父亲作为工程师,承担了其中的4小时,这4个小时的处分是:行政警告。这就是父亲此生唯一的一个处分的由来,而由于这个“行政警告”,他3个月后该立的那个二等功,也被抵消了。
父亲给我讲述着发生在60年前的故事,无比感慨地说:“我从军35年,立了8个三等功,就是没有立过二等功,你总算是立了一个。” 我对父亲说:“无论是你失去的那个二等功,还是你受到的那个处分,都比我的二等功更光荣。”
(选自《羊城晚报》)
【1】通读全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交代父亲“功”与“过”的两件事。
【2】文章主要记叙父亲六十年前的功与过,却从“我”几年前因获得鲁迅文学奖荣立二等功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联系上下文,请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过渡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结合文章写作目的,简述结尾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5】选出对文章中“父亲”的形象特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名校毕业,学有所成。 B. 年轻有为,非常敬业肯干。
C. 有胆有识,精确细致。 D. 服从军令,比较看重名利。
9、大树有大树的伟岸,小草有小草的风姿。也许你的成绩并不起眼,然而,你是篮球场上的王者;也许你的身子并不优美,然而,舞台上你的歌声美妙无比……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一面,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请以“我有我的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精心选材,书写自己最真切、最独特的感受。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