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核舟记》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文章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舟的描述,赞美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

B.“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北宋时期的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因此更加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笔下的“桃花源”就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丁琳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C.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D.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

3、边城明净的风光,熏陶着朴实的人们,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下列句子能体现人性美的一组是( )

①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

②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

③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

④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题:“翠翠,我就来,我就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白皙的皮肤,无论在什么场所,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 这两位孤独的老人在停车场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 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 他见到多年前的恩师,一直是颔首低眉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3)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下列句子出自《朝花夕拾》,请根据句中人物形象特点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姓名。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②他的脸是长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③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狗·猫·鼠》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

林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C.《琐记》中提到,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批判了古书所颂扬的那些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有点晚了,牛虻同志。”她微笑着说了这句笑话,接着她解释说:“我现在已经有了个小女孩。她有个父亲,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三个生活得很和美,现在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她用手指轻轻触了一下保尔的手,表示对他的关切。但是她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动作是多余的。是的,这三年来,他不只是在体格方面成长了。

问题:选文中的“她”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丁香绕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②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③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④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吧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棵草漂亮。 

⑤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⑥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煤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天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⑦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油炸糕、葱花饼们的香味。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⑧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每天早上,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⑨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这里好像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⑩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⑾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掸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丁香绕”的理解。

2试分析第⑩段中“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一句中“拼”“挤”的妙处。

3纵观全文,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丁香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题目一:请以“行走在风中”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50字;如果书写工整美观可另加1-2分。

(2)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