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书是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创作而成的。

B.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

C.《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D.傅雷教育孩子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fú) 男有(fèn) 天下公(wéi)

B. (yáo)   教学相(zhǎng) 不必己(wèi)

C. 半(xiào) 选贤能(jǔ)   货其弃于地也(wù)

D. 命(yuè)   讲信修(mù)   寡孤独(jīn)

3、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退(kuì) 裁(zhòng)   首(qiáo)   息敛声(bǐng)

B. 然(qiǎo)   刻(juān) 杆(wéi) 精竭虑(dān)

C. 红(fēi) 不(xùn)   不(chuò)   无消息(yǎo)

D. 热(chì) 发(quán) 亮(cèng)   疲力尽(jīn)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国平认为:一个人只有 于精神生活,物质上的需求才必定十分简单。因为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没有工夫关心物质方面的区区小事;他 于精神王国的伟大享受,便不会被物质

A.专注          沉湎            迷惑

B.专一          沉醉            迷惑

C.专注          沉醉            诱惑

D.专一          沉湎            诱惑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④逆旅:客舍,旅店。

1本词下阙通过描写孤舟、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为友人送行时______的氛围。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 ,白露未晞。(《诗经·兼葭·秦风》)

(3)关关雎鸠,_______。(《诗经·关雎·周南》)

(4)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9)青树翠蔓,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0)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也是有血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任选两个角度)

理想坚定 英勇无畏 挣扎绝望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国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前学,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补到色彩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凤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晨,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感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区分贵贱,区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杂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演变的过程。

B.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C.服饰华丽的风格往往与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贸易频繁有关。

D.设计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应该舍弃传统文化,关注时尚脉搏和现代人的审美情节。

【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3】阅读第⑦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不能用黄色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正是这些美德和民族精神。即将升入九年级的你们,不仅要志向远大,肩负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更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以“德”为本,争做新时代的“美德好少年”。

请以《有一种美德叫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温馨提示:

①根据自选的作文,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出题目。

②第一篇为演讲稿。第二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所写内容必须符合自己所写文体的特征,不得抄袭或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