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 中国学生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B.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现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C.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

D.为了校园安全,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干预、制止和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控机制。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怠慢       晦暗       爆风雪       张灯结彩

B.福射       斡旋       腊八粥       奇伟磅礴

C.辩论       沉淀       翻筋斗       叹为观止

D.怅惘       濒繁       马前卒       海枯石烂

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 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 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D. 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王维的诗歌《使至塞上》,完成小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2“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说说“逢”字包含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写战争,杜甫笔下满目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李贺抒发豪情壮志,誓死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长征》前言中记载: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历尽千难万险,支撑起了新中国的光明未来。

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从内在精神、士气斗志、战略战术、政治军事领导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说说红军这样一支队伍,为什么能够从长征路上坚持下来?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青月

徐保卫

①山水有情。美丽的香山,歇在美丽的太湖之畔!

②父亲,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那里,出生在一个昏暗的老屋里。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从师学会了木匠手艺,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木匠。后来,能到上海一个大学的建筑设计院工作,也是因为他的不一般的木匠功夫。香山木匠,举世闻名!

③我第一次去香山,是父亲满头大汗用肩膀掮了小小的我去的。一条弯弯的小路,在一条弯弯的小河边。正值桃红柳绿,一路上,风和日丽……在父亲高大的身上,我开心得很,因为还有凉丝丝的薄荷粽子糖。在香山乡下的老屋前,我看见太湖就在不远处,岸边有发青的芦苇在水浪的摇摆下,微微朝我点头。老屋的后面是青青的麦田,还有金子般抖动的朵朵菜花黄。依稀记得,黑灯瞎火,晚上和抽了好多烟的父亲,睡在昏暗的老屋里,我闻着浓浓的稻草味,听着太湖水的阵阵拍岸声……好想家里的小床啊!我,做了一个好怕好怕的梦!梦里的月亮是青青的!青辉下的树影里,像有鬼的样子。

④我第二次去香山,是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去的。已是仲夏了。一路上,汽车颠簸,车窗外的风景,跳动不停!在香山乡下的老屋后面,我看见山岙里有一片乌云在游移……很快,天空下起了雨。细细的雨,朦胧了我眼睛!看着一棵青青的大树下,凸凸的一个小坟头……我终于哭了!父亲,你本来不会这么早早离世的!是大革文化命的汹涌浪头把你淹没了!古典建筑,精美模型,何谓“封建糟粕”?我忘不了啊,那天,把你的不闭眼睛给轻轻抚合……你为什么不坚强呢?你曾经教化我的却是——要坚强!晚上,我孤独地睡在昏暗的老屋里,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有一个梦——是父亲!他在一棵青青的大树下,默默站着……树梢上,明明是一个青青的月亮!

⑤我第三次去香山,是一个清明节,我和姐姐一起去为父亲扫墓。一路上,全是平坦的道路,很快就到了。香山,还是那么美丽!可是,父亲的那个小坟头,不管我们怎么找,就是找不到了。找不到了,那棵青青的大树!乡下的族人告诉我们,那时候,村里“学大寨”,不得已,把土地动用了……混乱中,不知道把你父亲的坟移到了哪里。晚上,在昏黑的老屋里,我等姐姐睡了以后,独自走了出去。希望,青青的月亮,能够领我到父亲的安息处!可是,只听见太湖的呜咽声,只看见香山的沉痛影……哪里有父亲的一陌灵魂?我泪流满面……只能默默念叨——叶落归根,归吧,父亲,你就是香山了!

多年以后,属于父亲的一纸“平反证明”,在我的手里很轻很轻,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灵魂里很重很重!

⑦山不转,水转。现在,我会常常去香山转转。因为,香山常在梦里!在梦里……青青的月亮下,有棵青青的大树:青青的影子里,有父亲默默地站着……过“节”的时候,我不会忘了点上一支掐掉过滤嘴的香烟,朝着香山方向,默默地祭奠!在青青的月亮下面,冥钱的烟火也是青青的……在青青的月亮下面,低头空撒的青梅酒,也是一泼青青的思念泪!

1请概括一下我三次去香山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2请你从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具体赏析第⑤节划线句。

3如何理解第⑥段“多年以后,属于父亲的一纸‘平反证明’,在我的手里很轻很轻,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灵魂里很重很重!”的含义?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请你说说文章以“青月”为题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愚公面对王屋太行二山,生出移山的坚定意志;茅盾面对白杨树,生出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苏轼面对承天寺的月,生出豁达乐观的情怀;陶渊明面对南山,生出悠然之情……

人生百态,生活万象,人们面对时总会有感有思,请你以“面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要有真情实感,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