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题文)下列语句插入文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____________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①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③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qiāo)     (huǐ)   息(zhì)   坦荡如(dǐ)

B.发(bān)   红(fěi)     (kān) 正危坐(jīn)

C.退(kuì)   ##dot## 锢(jìn)     (yú)   锐不可(dānɡ)

D.刻(juān)   ##dot## 临(pīn) ##dot## 跚(mǎn)       惟妙惟(xiào)

3、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命第八军军长黄杰指挥第八军第40师的两个团和第九十四军的第24师坚守商丘。面对臭名昭著,惨无人道的日军第16师团,尽管装备相对落后,但守军们始终负隅顽抗,有效阻止了由徐州沿陇海线西犯的日军,为兰封会战赢得时间和空间。26日,黄杰发现日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为保存实力,以电台被炸为由率第40师、24师退至宁陵柳河,旋即撤至开封,187师临危受命镇守商丘。日军16师团本想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荡平商丘抵抗力量,没料到他们的噩梦由此开始了。

A.惨无人道

B.负隅顽抗

C.锐不可当

D.摧枯拉朽

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将军性格急躁,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在战斗中给敌军俘获了,于是他又去打仗要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这位将领是贺龙。

B.在彭德怀还小的时候,他的祖母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奴仆。因为有一次彭德怀踢掉了他的鸦片烟盘,祖母说他是不孝子孙,要溺死他。所以后来彭德怀在外面加官进爵成为一名军官的时候,再也没去看望过她。

C.红军战士的生活,简单充实而又忙碌。他们的住所和伙食极其简单。在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规律,而且在各项运动方面都有激烈的比拼,他们还研究军事战术、学习、认字,不断发明各种新游戏等等。

D.李德在作战方法和中国地形方面的丰富经验,使他成为西方国家里最有资格的中国军事权威之一,他经受住了长征的艰难险阻,勇气可嘉,是全世界“理想主义革命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注释】①幽谷:深幽的山谷。②北枝:北向不朝阳的树枝。③自分(fèn):自己料定。④著花:开花。⑤高标逸韵:高尚的品格,俊逸的风韵。

陆游的这两首诗词,对梅花的描写都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小石潭记》中表明小石潭不可以长时间停留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开展名著联读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茗同学邀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活动中,同学们组成读书小组对名著进行了专题学习,请完成学习结果。

作品

专题

内容

结果

《红星照耀中国》

共产党领袖人物成长之路

①投身政治活动,主笔《湘江评论》。②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③反抗父亲,读“禁书”,剪辫子。④带领红军发展壮大,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

探究思考:以上与毛泽东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昆虫记》

跟法布尔学写作

蚂蚁剥削蝉,厚颜无耻地把它洗劫一空。我们要讲讲这种洗劫,这是至今尚无人知晓的历史悬案。

鉴赏点评:“剥削”“洗劫”这些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其语言特点是( ),体现了这部科普作品的独特性。

(2)美国学者休梅克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也正确的书。”小茗不太能理解这个评价,请你从“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帮助他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作者选取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表现主题?请分别概括。

【2】你是如何理解“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一句的含义?

【3】作者认为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结合短文回答。

【4】你认同作者“年轻时应该去远方”的观点吗?写出你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1)以《榜样》为题作文。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情,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