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刹那 赋闲 水涨船高 因地治宜
B.云宵 秀颀 纷至沓来 潜滋暗长
C.开辟 倦殆 和颜悦色 情郁于衷
D.琐屑 虬枝 举箸提笔 旁逸斜出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乒乓球大赛即将在体育馆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杏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四丰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3、(题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面这首诗对应哪个节气比较合适?( )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 寒露 B. 秋分 C. 处暑 D. 霜降
4、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B.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雁群暄嚷着发出邀请。
D.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漫,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正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
【1】向来诗家最忌重复,小诗尤其如此。可这首绝句一反故常,四句三用“灯”字,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意象,前后映照,突出______。
【2】全诗最后以景结情。其中的“风浪”既实指____,也喻指____。
6、(1)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学校开展了“红心向党”为主题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生会将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党史展板标题,对于“心”字的选择产生争议。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根据提示将红军长征路线图补充完整。
(1) ____ (2)_____
【3】请你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了解《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英雄人物。
名著选段 | 人物辨识 |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和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 (1) |
他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 (2) |
【4】小语同学在阅读交流活动中谈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你结合上表及下面三则材料,分析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
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
“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 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研究发现,蚊子不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2】请就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简析其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C.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D.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9、按要求作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和游历,可以使我们亲近自然,感受山水的灵性;可以让我们体会一个地方的脉搏和呼吸,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可以让我们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用宁静的心灵重新审视自己。
请你以“一次难忘的游历”为题目,叙写生活。
要求:①将题目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②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