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一书中,苏菲的父亲认为苏菲是丢了魂,才会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思考如何塑造了人类等问题。

B.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未曾指定某一收信人的姓名,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

C.《傅雷家书》写出了一位父亲通过上百封书信对儿子进行的悉心指导,有人称其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读物,也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傅雷既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严厉、尽责又不乏爱心的父亲。对如何教育孩子,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斑斓   乾坤   引吭高歌 锐不可挡

B. 草窠   缅怀   熙熙攘攘 藏污纳垢

C. 频临   甲胄   天翻地覆 再接再厉

D. 料峭   狼籍   摩肩接踵 迥乎不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 “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2“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写得好,请简要赏析!

3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①   ,松柏有本性。

  ,儿女共沾巾。

念天地之悠悠,  

抽刀断水水更流,  

  ,坐看云起时。

俱怀逸兴壮思飞,  

《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八(1)班的同学围绕名著《傅雷家书》开展了封面设计比赛,小红同学的设计如下,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阐述她的设计意图。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现代文阅读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怍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  “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  “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①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分别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3赏析第⑧段中画绒的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4林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选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