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为满洲贵族拍摄正襟危坐的传统肖像,汤姆森还在街上辛苦行走,为英国好奇的公众拍摄中国的异域风土人情。
B.中国科学家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中,殚精竭虑,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C.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D.《中国机长》电影的拍摄技术十分出色,比如特写镜头让人眼花缭乱,场景的线条和色调尤为清晰真切。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节日的新化,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真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B.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C.他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D.本以为他的劝告会起到安慰作用,没想到竟弄巧成拙,她哭得更厉害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新的考古发现,舟山群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余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偏晚阶段。
B.无论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还是撺掇“饭圈”粉丝“互撕”,都早已让人深恶痛绝。
C.阿富汗战争的戛然而止,是促使欧盟做出于2022年召开防务峰会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D.粤北山区乡村振兴的乐章已经奏响,一栋栋农家洋楼拔地而起,百姓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早春天气, , ; ,水天一色,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①②③⑤④
B.⑤④①②③
C.⑤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⑤
5、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②, 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淳熙十三年,诗人在家乡山阴赋闲五年后重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在临安等待皇帝召见时写下此诗。②“素衣”句: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诗中不仅指羁旅风霜的苦楚,又寓有京都恶浊,久居会使白衣染成黑色的意思。
【1】上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比喻来感叹人情淡薄,用反问来感叹客居生活的寂寞与无聊。
B.颔联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C.颈联用“闲作草”“戏分茶”描写了诗人用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的场景。
D.诗人客居临安,听雨赏花,作诗品茶,对这样的生活,他感到闲适而满足。
【2】本诗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8)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9)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10)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A 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人去。……但见:一声吼叫轰霹雳,两眼圆睁闪电光。摇头摆尾欺存孝,舞爪张牙啖狄梁。 那大虫望A 势猛一扑。那A 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勾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①请给上述片段拟一个小标题,概括其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水浒传》中,除了A 外,还有一位赤手空拳的打虎英雄,他的名字叫____________,
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水稻起源国
尹烨
①“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语出《三字经》)。水稻历史悠久,原产于中国,后来传到印度、韩国、日本等地。现代的旱稻也是由水稻驯化而来,成了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的作物。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省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已有14000~18000年的历史。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和原始农具、谷物脱壳工具,出土的原始陶器也装饰着稻穗图案,这说明在大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便已经规模化地种植、加工、食用水稻了。
②因为古代水稻产量不高,加上加工技术不发达,我们现代常见的精白米在古代只有小康人家才能日常食用,底层人民一般吃没有经过精加工的糙米,缺粮时甚至以小米、高粱等杂粮充饥。但对不愁衣食的人家来说,精白米也不能满足他们食不厌精的需求,他们还创造了各种花样百出的吃法。
③春秋时期,白米最高级的做法是做成蒸饭,口感比煮熟的饭更好。《诗经·大雅》中的《泂酌》就描述了打水做蒸饭的情形:“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其中“餴”是蒸饭的意思,“饎”是酒食的意思。魏晋时期的人烧饭时加入切碎的蔬菜,做成蔬菜饭,日本现在的竹笋饭、香菇饭,做法跟魏晋时期的蔬菜饭相差无几。此时也出现了有馅的糯米粽子。到了唐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米饭就更多了,有加入乌饭树汁做成的青精饭,加入桃肉做的蟠桃饭,加入莲藕莲子做的玉井饭等。宋朝人还会把糯米粉做成乳糖圆子、澄沙圆子、五香糕、广寒糕等点心。到了清朝,米饭的吃法就更多了,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在饭刚熟的时候浇一杯花露,焖一会儿后拌匀,米饭就清香扑鼻。《红楼梦》里也出现过御田胭脂米、碧梗米等罕见水稻品种,这说明当时的达官贵人已经吃腻了精白米,更加青睐这些珍稀、养生的水稻种类。爱美的古代女性,还把白米磨成细粉,染色熏香后用来涂脸,北魏《齐民要术》中就详述了“香粉”“紫粉”的做法。
④到了现代,大米的吃法更是种类繁多了,广东肠粉、云南米线、四川糍粑、芒果小丸子,无一不是米粉制品。国外也发明了大米的各种吃法,日本寿司、土耳其米布丁、印度咖喱饭都是闻名世界的美食。
⑤全世界水稻品种虽多,但大致上只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类。籼稻一般生长在温暖地区,米粒细长,煮熟后不黏;粳稻一般生长在较寒冷的地区,米粒粗短,煮熟后有一定黏性。印度的水稻主要是籼稻,日本的水稻主要是粳稻,而中国两个品类兼有。
⑥在20世纪初,曾有国外学者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这个观念在当时的学术界占了主流。但随着河姆渡遗址古水稻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证明水稻起源于中国。到了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纽约大学通过对水稻进行DNA分析,最终确认水稻最早起源于中国。
⑦尽管是水稻起源国,中国还是错失了水稻的命名权。1928年,日本农学家加藤茂苞在国际上提出,分别把籼稻和粳稻命名为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并于1930年在国际上正式发表了这两个学名。中国既是水稻的原产地,又兼有籼稻和粳稻两个水稻亚种,却被无视了。中国学者丁颖曾提出把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更名为籼稻和粳稻,但按照国际惯例,已定的学名很难更改。所以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这两个学名在国际上一直通用至今。
(节选自《生命密码2: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普》)
【1】本文围绕说明对象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开头引用《三字经》中的“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有何作用?
【3】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水稻的起源国。
B.第⑤段画线语句中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删去后文意会发生改变。
C.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引用等。
D.本文结尾语段介绍中国错失了水稻的命名权,字里行间流露出遗憾惋惜之情。
【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后完成试题。
(材料一)
虽然在命名上没能占得先机,但中国水稻研究却屡创佳绩。袁隆平院士于1973年培育出高产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又于1995年培育出更为高产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而他近年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量更是高达上千公斤,大大缓解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粮食短缺的问题。
(材料二)
中新网5月23日电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美联社在报道中提到,袁隆平的团队与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以及营养不良的问题。
(材料三)
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瞬时传遍中国,哀悼之声回荡在他为之播撒种子的国土上。这个裤脚常常沾满泥土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科技工作者,在最近几十年已然成为知识报国的时代榜样。
(1)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袁隆平爷爷的杰出贡献。
(2)学校安排你在朝会上演讲,讲述袁隆平爷爷的事迹,致敬并缅怀袁隆平爷爷,请你拟写演讲稿的标题,语言简练有文采。
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梦。
航天员刘伯明:我们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造出中国人的核潜艇。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让女孩们走出大山。
18岁的戍边烈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以《梦想照亮未来》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道理……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