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 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 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2、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子(mí) 农(yàn) 风驰电(chè) 怆幽邃(qiāo)

B.连(qiào) 褓(qiáng) 不不火(wēn) 纷至来(tà)

C.裂(jūn) 羊(dǔ) 慷激昂(kǎi) 怒不可(è)

D.默(jiǎn) 星宿(xiù) 晴天雳(pī) 级而上(shè)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蕴澡   怅惘   骈死   安营扎寨

B.漕枥   喧腾   颠簸   名副其实

C.瞭望   敦实   脑畔   周而复始

D.亢奋   锵然   浮躁   接锺而至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濒临   懒洋洋   因地制宜 重峦叠障

B.开恳   密匝匝   络绎不绝 无动于衷

C.琐屑   入场券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

D.劳碌   水龙头   摩肩接踵 眼花缭乱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人生态度。

【2】请自选角度鉴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⑤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三章》)

(2)某同学收集了含“花”意象的诗歌,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见花落泪,怅恨别离

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花凋零,感伤时光

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花自在,淡泊名利

陶渊明《饮酒(其五)》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傅雷家书》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如何理解划线句子“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句话。

【2】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

【3】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陪 伴

①父亲87岁了,走路很慢,吃饭很少,耳朵很聋。

②父亲每天除了看电视看报纸晒太阳,就是发呆打盹儿。自从两年前姐姐伺候他以来,他添了个新习惯,就是等我。他准确地掌握着我每天下午下班的时间。冬天他在窗户前等,夏天在大门口张望。有一天我下班很迟没去看他,第二天姐姐说,昨天你没来,爹一直趴在窗台上瞭到天黑。我不知道父亲是操心我还是想念我。许多时候,我进门叫声爹,在他身边坐一会儿就走。我走的时候,能感觉到他渴望的眼神,似乎他渴望我永远坐在他身边,陪伴着他。

③有时候,他想让我听他说话,说阎锡山或者傅作义的故事,说日本人或者土匪进村烧杀抢夺的事情。他自己听不见自己说话,以为我也听不见,所以他说话时嗓门大得惊人。许多时候,他说的人张冠李戴,我觉得又好笑又难过,我知道,父亲真的老了,他的思维混乱了。

④他有两个助听耳机,平时不愿意戴。有时我和他说话,他绷着浑浊的小眼睛看我的嘴,完了就听懂似地答应一个“嗯”。这个“嗯”很有些独特,拐了个弯儿,听起来模模糊糊,既表示肯定,又表示疑问。我知道他根本没听见我说的话,就笑着说他“瞎答应”,他也有时候,我进门叫他一声,他也不答应,看我一眼,笑笑,就坐下打盹儿去了。我看着他满面皱纹的脸,觉得他打盹儿的样子很逗,就“老猫儿老猫儿”叫着,揪他的长眉毛,或摸他的光头。他睁开眼睛,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回来,弄不清东西南北,看看周围又仔细看看我,很开心地笑了,咂咂嘴又闭上了眼睛。他这样子,我笑不出,有些害怕,怕他再也睁不开眼睛。

⑤更多的时候,我们无声地坐着。父亲看房顶,看墙,看花草。他想什么,我不知道。我看着他的老态,想着他的日子在一天天地减少,突然心里发慌。父亲世上只有一个,我可得多看他几眼,多陪他几天,哪怕没有话可说。当然这无声期间,我常常走神,想那些生生死死的事情,那些恩恩怨怨的事情,那些轰轰烈烈和平平淡淡的事情,想父亲讲过的经历、故事和人物。想着想着,就会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这个世界的好多行为。离开的时候,我觉得十分满足轻松。原来放下手机,放下一切纷纷扰扰的欲望,陪父亲安安静静坐一会儿,把脑子里的思想整理整理,竟是一种享受。这不是我在陪伴父亲,倒是他在陪伴我。

美文鉴赏课上,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上文,并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文中第二段写道“第二天姐姐说,昨天你没来,爹一直趴在窗台上瞭到天黑。”请你想象父亲当时等待孩子归来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写作提示:①运用不少于两种描写方法;②不少于80字。

(2)本文在人物刻画、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面各有特色,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要求: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最美的风景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