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B. 王浩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C. 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我们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 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五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 陶弘景是南朝梁时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出自他的作品《与朱元思书》。

C. 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D.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3、对下列语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倘若能够形成读书的风气,将学习自觉奉为使命,则地方教化、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是大可期待的。典型的例子,中外俱有。江西的婺源,古来称作书乡,耕读传家,相沿成习,所谓“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所以这里出了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我想不全因其风光旖旎,人们踏上这块热土,很容易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众所周知,以色列在中东是非常强大的,这个国家的人热爱读书,也是全世界闻名的。据统计,平均每个以色列人年购书量为10—15本,他们的商业街上,书店比比皆是,节假日里,书店这样的地方往往人满为患。

A. 我们的地方教化、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大可期待。

B. 要让读书成为一种风气。

C. 婺源人、以色列人成为中外读书的榜样。

D. 一个读书的民族值得尊敬。

4、【成语世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开学报到当天,五十位同学不期而至,教室顿时沸腾了。

B.1500长跑测试中,王小虎同学突然肚子不舒服,疼得深恶痛绝

C.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外部势力就病毒溯源问题殚精竭虑抹黑中国,其阴谋注定失败。

D.不思进取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心怀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③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指敌方要塞。④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塞战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B.颔联写军队辞京出战。“铁骑绕龙城”,说明敌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我方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C.尾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D.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渲染了环境气氛,又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笔力极其雄劲。

【2】颈联中,“凋”“杂”二字用得非常好,请结合诗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

,一览众山小。  

几处早莺争暖树,  

报君黄金台上意,  

无限河山泪,  

  甲光向日金鳞开。

,自缘身在最高层。  

造化钟神秀   

灵旗空际看。

,盖竹柏影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再从下图中挑选两个关键词形容他,并结合名著内容阐述。

A.贝多芬(《名人传》)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藤野先生》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有这样一句话,它是父母饱含温情的细细叮咛;有这样一句话,它是师长严厉的批评;有这样一句话,它是名人大家令你警醒的诤言;有这样一句话,它是陌生人在当时当刻令你心生感动的平凡语句……

请以“有这样一句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