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和革命精神,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B.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C.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鲁迅曾评价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则消息,而《飞天凌空》和《一着惊海天》则属于新闻特写。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藤野先生》均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有往事重提之意。

C.《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人物传记,出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小说和人物传记方面。

D.《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本文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作家。

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古城春望

[明]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象,前朝今是非。

【注释】①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下列对两首诗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乙诗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萧条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两首诗都是用一个“望”字总领全诗,都是赋予景物以情感,融情于景,都表达了一种感伤,读来令人无限感慨。

C.书信在古代是游子与家人联系的纽带,如同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D.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玲拖着沉重的脚步迅速地走进教室。(把“迅速地”改成“轻盈地”)

B.昨天上午,全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两个学校领导正在检查我校高效课堂的学习情况。(把“个”改为“位”)

C.能不能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把“能不能”改成“能”)

D.水仙在中国规模化种植至少有约五百年的历史了,并且自成一派,演化出了自己的特点。(把“约”删去)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丙)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现南京)。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芦花、孤舟、_________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笛在月明楼”为例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填空。  

    ,欲上青天览明月。

低头乍恐丹砂落,

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陋室铭》中从反面写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地军事态势严峻的句子是:      

《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感动常在心间。读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凌晨二三点钟,我感动于他的勤奋;读到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动于他的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③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围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篱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洞。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请指出第④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人这一辈子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许多事情也跟着从脑子里淡化、消失,但总会有那么几件小事让你难以忘怀,可能是某个特定情境下的心弦触动,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丝明悟,也可能是百态生活赐于你的酸甜苦辣……

请以“一件小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愿你以灵敏之笔触,叙你之小小往事,明你之心,抒你之怀……

要求: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