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遗嘱(shǔ) 屏息(bǐng) 坦荡如砥 眼花瞭乱
B.丰腴(yú) 蔓延(wàn) 重峦叠障 惟妙惟肖
C.湍急(tuān) 悄然(qiāo) 为富不仁 粗制烂造
D.慰藉(jiè) 蒙昧(mèi) 接踵而至 诚惶诚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邀朋友登山观景,正值秋季,自然界一片荒凉,他触目伤怀,写下了“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的名句。
B.夜幕降临,公园里缤纷的花儿黯然失色。
C.该县因地制宜,发展出畜牧、食用菌、林果、茶叶等特色产业。
D.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富丽堂皇,外面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C. 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 朱明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推搡(sǎng) 汩汩(gǔ) 轻歌慢舞(màn)
B.迂回(yú) 虔诚(qián) 龟裂(jūn) 怒不可遏(è)
C.冗杂(rǒng) 追朔(sù) 苍劲(jìn) 接踵而至(zhǒng)
D.翌日(yì) 枷锁(jiā) 恬静(tián) 挑拨离间(jiàn)
5、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本诗主要运用“赋”和“比”的艺术手法,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等双声词和“窃窕”等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君子”和“淑女”的理解。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 ,泥香带落花。( 《迎燕 》)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着,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书,要抓紧时间读,而不能束之高阁。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的重要原因,也该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原因。是啊,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所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引入并分析朱光潜的座右铭,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
刚上七年级的表弟放学后在家里吐槽,说名著阅读考试就只有几分,老师和学生花那么多力气在名著阅读上,简直是得不偿失。听到后,你打算写一封信给表弟,让他提高对名著阅读的认识,并劝说他多阅读。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避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