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B.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C.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D.在不断的尝试与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广附体育文化节班服评比中,学生们自己参与设计的班服虽称不上完美,但也都自出心裁,展现出各自班级的特色。
B.看着眼前一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泣。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的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广州的食品市场。
D.每年春运期间,客运站的问讯处挤满了前来咨询的人。面对这种情形,工作人员常常眼花缭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一书中,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B.《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C.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它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 亢奋(kàng) 间隔(jiān) 俶尔远逝(chū)
B.撺掇(cuān) 行辈(háng) 晦暗(huì) 水尤清冽(liè)
C.归省(shěng) 糜子(mǐ) 羁绊(jī) 窈窕淑女(yǎo tiǎo)
D.缄默(jián) 龟裂(guī) 幽邃(suì) 寤寐思服(wǔ mèi)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下面是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③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⑥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以感慨发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展现海天一色壮美图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文段中的“老弟”指的是______。
(2)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说说真正的“英雄主义”的含义。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有删改)
【材料二】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气象是由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所引起的。在夏天,这种气象表现得最为突出。夏季降水量的水平分布差异和产生降水的云体特点以及下垫面(地形、地貌等因素)性质有关。夏季产生降水的云多为雷雨云,这种云在水平范围发展较小,但垂直发展却特别旺盛。因为云体较小,能笼罩的范围窄,它在移动和产生降水时,形成的雨区也很狭小。而雷雨云含水量大、降水效率较高,能够明显地看到雨区内和雨区外的降水差异。因此,才会出现同一城内西边有雨东边无的现象了。
(选自《诗词中的气象——东边日出西边雨》,有删改)
【材料三】
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让人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会导致心理、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有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选自《气象与情绪》,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般来说地球上只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才有这样的季节变化。
B.因为夏季产生降水的云都是雷雨云,而雷雨云含水量大、降水效率较高,能够明显地看到雨区内和雨区外的降水差异,因此才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
C.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并根据一些“大自然的语言”来安排农事。
D.有时候,如果室内的温度低会让人感到情绪低落,甚至于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效率,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2】请你列举一句诗,根据《大自然的语言》所学到的知识,说说其中蕴含的物候现象以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同样是说明类的文字,【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的语言风格却有所不同,请结合划线句子分析。
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生命中一定有一些诗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对你产生深远影响。还记得你第一次读到某首(句)诗的情景和感受么?还记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这首(句)诗的理解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么?还记得你在怎样的情境中引用了这首(句)诗、起到了 怎样的效果么……
以《与诗结缘》为题,选取一首(句)你所喜爱的诗,写出你与这首(句)诗之间发生的故事,表达出你的人生追求。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班级、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