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有些山峰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D.雪花和水流一起走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 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状况,使西部地区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的一天。

C. 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 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的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3、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王明准备把用过的塑料袋扔到可回收垃圾箱里,王强及时阻止了他的行为,把塑料袋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箱。

A.王明:“你真可笑,最后都是一辆车拉走,我分得不对又怎么了!”

B.王强:“王明,我们分好类,可以方便捡废品的人捡拾,也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C.同学:“真是多管闲事,就显得自己懂得多,比别人能干。”

D.保洁员:“难得有个懂事的,一个个整天乱扔垃圾,书都白念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杂文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陈述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B.平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步行街,因受疫情影响已经人员稀少,显得非常空旷。

C.清晨的那抹阳光从绚丽的窗子边旁逸斜出,化为一道碎碎光片映照在地上,宛若碎成万片的珍珠粉,晶莹剔透。

D.北国的三月,冰冻未解,虽然仍是春寒料峭,但是田间沟畔的小草芽已倔强地探出脑袋,显出一丝丝生机。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悐,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②着(zhuó):遭受。③苦:苦苦,极力。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2】这首词题为“咏梅”,全文竟无一个“梅”字,通篇尽是梅香,构思巧妙,意味深长。请对这首词进行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用细节表现他忧国思家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开展“名著知多少”阅读活动,下面是董董同学要展示的读书笔记,请帮他补全。

内容

问题

如果那种沾满草梗的粗糙面包只是用来自己吃的话,那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给它的小宝宝们准备的,那就不行了。它必须进行精加工,使之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

它是(1)______

现在做出了决定,要用这些部队“逮捕”总司令和他的僚属。十七万军队的兵变已成事实。

这次兵变被称为(2)______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在路上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这些少年先锋队队员被作者称为“(3)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程

①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②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也藏匿着自然、历史、传说、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或婉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③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大破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戍人的哀愁。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④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

①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于是一切大为不同。正如郁孤台,本是僻远闭塞的赣州古城墙上的一处亭台,却因为南宋诗人辛弃疾写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词句,而得以广为人知。

②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蓬莱是来世的向往,昆仑是仙界的居所。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文化的蕴积。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

①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了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②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交融无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在苇荡、乌桕和桑树之间,波光潋滟,莲叶田田。

③时光悄然流逝。从某一时刻起,浪漫绮丽的少年轻愁遁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和寥廓,苍凉和悲怆。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这句诗,成为一种新的美学召唤。向北,向西,一种迥异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④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①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今天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人们情感的每一次波动,大自然的每一副表情,都可以从丰富浩瀚的古代诗歌中,获得印证,找见共鸣,听到回声。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引领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

②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想象一番,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③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④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5日《当地名进入古诗》)

【1】作者说:“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成以下表格。

诗句

地名

符号意义

________________

阳关

离别

________________

扬州

自由放旷

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

纸醉金迷的沉沦

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

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划横线句进行赏析。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

【3】作者说:“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请综合全文概括古诗词的魅力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光阴似剑,日月如梭。我们告別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迎来了新的人生旅途——少年时代。十四岁的少年,要学会理解和感恩,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迎接更大的挑战,请以“十四岁,我多了—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 ;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