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C.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2、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②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⑤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A.②⑤③①④ B.④③①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②③①⑤④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劳作(停止)

B.多趣味(很、甚)

C.流漂荡(随意、任意)

D.仍故乡水(喜爱)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现在不少私企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B.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我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杜陵:地名,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展现的画面。

2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填空。

立千仞,

临风一唳思何事?  

翅湿沾微雨,

,欲上青天揽明月。

塞下秋来风景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描写了陋室环境的优美。请你也用学过的一句诗来描写你的学习或生活环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旅行中我们会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还会遇到值得纪念的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美国记者斯诺采访了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红军战士等众多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为他写一则简介。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你对他的评价。(10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①“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也适用于形容当下年轻人追捧各种盲盒的行为。对于我国的“80后”“90后”来说,儿时的扭蛋机、干脆面里的卡片和小玩具,就是那个年代的盲盒。为什么盲盒总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

②这要先从我们的大脑说起。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结果。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实验人员发现,在猴子预期只能喝到一口果汁的情况下,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便会增加;但是如果重复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又会趋于平稳。这个实验意味着分泌到大脑中的多巴胺并不取决于果汁的绝对量,而在于有多少果汁是意料之外的。大脑之所以会这样突然释放额外的多巴胺,是为了让大脑对新奇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对于抽盲盒而言,因为你事先并不知道得到的是哪一款,假如你意外得到了一款非常喜欢的手办,那么大脑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这个行为。

③但是抽盲盒又是如何让人上瘾的呢?这同样和多巴胺有关。

④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例如感觉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出现某种盲盒的概率很大。在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盲盒后,如果正好印证了你发现的“规律”——你得到了某个稀缺的“隐藏款”,这时就会获得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只要这件事让你足够高兴,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永久性的提示。当你看到商家有新出的盲盒时,甚至只是听到拆开包装的声音,你当初的愉快情景就会再现于你眼前,在多巴胺的推动下,你就会忍不住再次出手购买。

⑤这种对预测成瘾的本能,同样源自人类的远古历史,这种识别和解释简单模式的能力,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狩猎阶段,让他们找到食物和住所,学会根据时令种植庄稼并得以延续。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对模式的期望,是因为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的确是遵循某种规律的,如闪电出现之后雷声便会如约而至,大雪也常常预示着丰年的到来。然而很多事情并不存在规律,比如彩票的中奖号码、股票的涨跌、盲盒的好坏,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不习惯“随机”,通过多巴胺的助推,大脑会积极寻找规律,再现从前愉快的一幕,这就是所谓的“瘾”。

⑥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因此,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存在对和错,就看发生在哪里。每一本不期而遇的好书就是一个盲盒,我们会在书中遇见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望远镜探索星空同样是在“抽盲盒”,发现未知的行星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不停地花钱买盲盒,对新奇的网络游戏着迷,却会让我们走向事情糟糕的一面。

(作者:岑嵘。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开头引用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有人认为,“走进”永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走进”:也有人认为,“走进”的同时也要学会“走出”,不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对此,你怎么看?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明确。

【注意】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