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等/面   乱/取/级   排/

B. /热   临/取/服   采/香

C. 予/力   吹/箪/花   地/脑

D. 镜/丘   巡/严 咐/目   分/人心脾

3、下列句子排列序正确的一项是(

既要注意事物的总体面貌,也要观察其局部。

还要注意比较,例如同是图书馆,其外观、内部格局会有所不同。

事物大都有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而这往往最能体现它的特征,观察时要特别注意。

④抓住事物的特征,要善于观察和比较。

⑤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把握住所要说明的图书馆的特征,就容易把文章写清楚了。

A. ④⑤③①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④①③②⑤   D. ①③④②⑤

4、选出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nǎo) 祷(qí   悔(ào)   丽(xuàn)

B.罚(chéng)  蔑(  生(dàn)  谢(diāo)

C.(qiāo)  红(yīn)  ào) (sǒu)

D.(jí   集(mù  强(jué  广(mào)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①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②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③供,付托。

1说说颔联中“隔”的含义?

2同是写《野望》,试结合相关内容比较本诗与王绩的《野望》中的“望”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阿累《一面》)

(3)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___________________,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水浒传》,完成下面小题。

【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所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搬开。”

【乙】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1】【甲】段中“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乙】段中鲁智深在桃花村痛打周通,表现了“他”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甲】段中的“鲁提辖”与【乙】段中的“鲁智深,都是指鲁达。为什么在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绐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I”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请简要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一一呜呼,无法可想!”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3】如何理解“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