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发(bān  退(kuì)   (chà)   然不惊(qiāo)

B.(zhǔ)   (xiè)   (qiào) 飞戾天(yuān)

C.(sài)   (páo)   (xián) 精竭虑(dān

D.(guǐ) (bài)   (juān) 息敛声(bǐng)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皎洁        扶植        海枯石烂        强词夺理

B.晦暗        踪迹        暴风骤雨        五彩斑斓

C.雄辩        挑剔        安营扎寨        名副其实

D.偏僻        家眷        分至沓来        霓裳羽衣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沧劲            蜿蜒             决择            格物致知

B.颠簸            虔诚             喧哗            历历在目

C.浮燥            雾霭             蔓延            穿流不息

D.寒噤            弛骋             霎时            漫步经心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千古名句。请对此句进行简要的评析。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10分)

1)为山九仞, 《老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3)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___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5)独学而无友, (《礼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长江悲已滞, 。(王勃《山中》)

8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9)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______。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______,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______,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在“绿色环保”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的今天,“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睿思小组将要举办一次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展览宣传活动。下面是展览在校园文化廊的资料,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垃圾分类海报:

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有害垃圾表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

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

其他垃圾表示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

[材料二]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只有进行很好的分类才能够减少处理时的前置时间,才能变废为宝(如焚烧垃圾可以发电),才能更好地回收利用。

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丢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弃物动物误食会死亡。

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碗5亿—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

[材料三]

认知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

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清楚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

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

对垃圾分类知识基本不了解

实践

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送垃圾

有时对垃圾进行分类

从未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材料四]

垃圾分类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目前不少人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处理也不到位的现状,人们有怎样的看法呢?为此,校报小记者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抽样采访。

小区居民:我们住宅小区目前设置的都是敞开式的“垃圾船”,我知道垃圾要分类,但是,身边的人都不分类,就算分了类,楼下只有一个“垃圾船”,垃圾最终还是混在一起。

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目前,垃圾分类还是初见成效的。我觉得垃圾回收利用前景很广。如垃圾发酵后产生的“臭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如果有配套的收集处理设施,就能合理利用起来。

法务工作者:垃圾分类不能单靠政府投入资金,也不能单靠市民自觉,应该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加快立法强制推行垃圾分类,保障其可持续性。

居委会主任:希望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组织人员对社区党员和楼栋长进行垃圾分类的常识培训,印制一些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向居民发放,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作为居委会,可以积极组织志愿者,定期举行宣讲活动,利用知识竞赛、海报展板等方式宣传,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表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2)垃圾分类尽管是大势所趋,却依然任重道远。你作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想在“政府开放日”献言献策,请你结合所给的材料,为推进垃圾分类至少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3)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处理成为困扰城市的难题。因此实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请你以八年级(1)班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封倡仪书,倡导全班同学实行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

写作要求:①从材料中筛选信息;②符合倡议书的格式要求;③语言准确得体;④字数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我们成长这一路,总有缕缕花香相伴。典雅隽永的康乃馨,默默传递着母爱的柔婉绵长;雪地里怒放的梅花,尽情挥洒着苦寒后的芬芳;淤泥中亭亭玉立的清荷,不改它品格的贞洁;寒霜下绽开的秋菊,燃烧着生命的顽强;带刺却娇艳的玫瑰,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功常常历经磨难……这满径的花香,那一缕最能拨动你心弦,引出你心灵深处的成长历程?

请以“成长路上,我沐浴花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