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D.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ú) 秀颀(qí) 鲜腴(yú) 杳无消息(chá)
B. 歼灭(jiān) 悄然(qiǎo)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āng)
C. 埋怨(mán) 匀称(chèn) 兴味(xīng) 摩肩接踵(zhǒng)
D. 字帖(tiè) 恪守(kè) 慰藉(jiè) 正襟危坐(jīng)
3、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中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如今,在世纪疫情__________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__________,中国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有以人民为中心的、负责任的政府,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有__________的文化,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__________!
A.打击 然而 深厚底蕴 时期
B.打击 而且 底蕴深厚 时期
C.冲击 然而 底蕴深厚 进程
D.冲击 而且 深厚底蕴 进程
4、依据《昆虫记》内容的表述,判断此昆虫是( )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让人恐怖的是它居然会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
A.狼蛛
B.蝎子
C.螳螂
D.蚂蚱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简要赏析。
(2)从诗的后两联,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声?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与战争有关的古诗,不胜枚举。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战争中亲情的可贵;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7、名著阅读
【1】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 国(国名)记者 (人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他”是______国(国名)记者(人名) __________
【2】语段中的“他”是谁?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
8、苏维埃掌权人物
埃德加 斯诺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②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③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着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④从这样丰富的未经利用、不为人知的材料中,我怎么能够用寥寥数百字把这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家的故事告诉你们呢?我不想做这样压缩的尝试。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我以后还要根据他所告诉我的情况,把他个人历史的那个丰富的激动人心的纪录写进本书。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谈一些主观的印象,还有关于他的令人感到兴趣的少数事实。
⑤毛泽东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敬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⑥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⑦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作者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二段中的画线句。
【3】第五段中加点词语“从来没有”反复出现,有何表达作用?
【4】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主要表现在哪里?
【5】结合全书内容,请你说说作者以“红星照耀中国”为题有何作用?
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