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轩昂 躁热 俭朴 筋疲力尽

B.默契 蒙昧 愚钝 油光可鉴

C.窒息 慰勉 畸形 振耳欲聋

D.由衷 潇洒 桅竿 眼花缭乱

2、《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多次长时间谈话,搜集了关于什么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

A.解放战争

B.长征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规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乃至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重要影响。

②由此看来,家庭教育可能更重要一些,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③教育是漫长而严肃的,它贯穿整个人类社会,近年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止过,那究竟哪个更重要呢?

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⑤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教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

A.③④⑤①② B.④⑤①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⑤③①②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②“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③我们为什么活着?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 ③①⑤②④   B. ②⑤①④③

C. ④①⑤③②   D. ③①④②⑤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阅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请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古诗词中,诗人往往用莺歌燕舞来写春天的生机盎然,体现在《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漫话次声波

①1948 年初的一天,一艘载有大量货物的荷兰商船正穿越马六甲海峡。由于当时风急浪高,船员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但是突然间,这些体格健壮的船员们一个个倒下,失去控制的商船随波漂荡。事后,警方在对这起海难事故调查中发现:所有死者既非遭海盗的砍伤,也无中毒迹象。尸体解剖显示,死者心血管全部奇怪地破裂了。后来在有关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警方才弄清事故真相:原来是次声波在作祟。

②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又称“低频次声”)。一般来说,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声波在20至20000 赫兹之间。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则叫次声波。这些次声波都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③目前,科学家正寻求利用次声波的特性为人类造福。

④科学家发现,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例如,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

⑤科学家还通过次声波预报自然灾害。因为次声波传播距离远,能量衰减小、速度快,穿透能力强,所以可以利用它及时探测各种有害的自然现象的发生。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例如,在酝酿着暴风的海面上,会发出次声波震荡。这种震荡是在空气流受到浪峰的拍击时产生的,它们在空气中以高达330米/秒的速度传播,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更快,达到1650米/秒。人类捕捉到这些信息,能及时、准确地预报海洋风暴;其他诸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以及台风、龙卷风、雷电等灾害天气,也能按照类似方法预报。

⑥次声波对于地质学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工作者在地面上有计划地定点爆破,让它发出的次声波穿透地层,从而获得地下构造的信息,探测深处的矿藏。

⑦次声波在医学上也有重大作用。人和其他生物不仅能够对次声波产生某些反应,而且他(或它)们的某些器官也会发出微弱的次声波。因此,可以利用测定这些次声波的特性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医生用特殊的次声波接收器“收听”人体器官发出的次声波,可以帮助确诊疾病的位置。

1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举了一艘荷兰商船因船员离奇死亡导致海难的例子,目的是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说明的事理。

B.科学家之所以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报自然灾害,是因为次声波传播距离远,能量衰减小、速度快,穿透能力强。

C.文章从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科学家利用次声波的特性为人类造福的种种做法,并且举若干例子加以说明。

D.本文说明语言准确而严密,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中“极大”一词,表明危害的程度大。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能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B.次声波震荡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远甚于水中,人类据此可以预报多种灾害天气。

C.火山爆发、雷暴、台风等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在发生之前一定会辐射出次声波。

D.人和其他生物由于某些器官会发出微弱次声波,所以能对次声波产生某些反应。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在人类活动中,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请你根据文章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说说人类为什么要注意防范次声波?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文题(一):

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温暖;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了人生的疲惫,那是被日子串起的记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温暖更珍贵的记忆。多少往事,总是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作记叙文。

②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抒发真实情感。

③叙述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

④有生动细腻的描写,写人要抓住特点。

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者,降低一档次。

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