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语段探微】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我们最大的困境是,

①如果我们担心这列“欲望号快车”有翻覆的一天,那我们现在就应该对这列列车有所警惕。我们不应该再盲目地一味崇拜科学。

②所以说,我们在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也要对它存一点戒心,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

③被资本劫持的现代科学技术像一列有油门,却没有刹车的列车。我们很多人都已经被劫持在这列列车上了。这列列车我们可以叫它“欲望号快车”,它就是借助人的物质欲望风驰电掣的。

④告别了纯真年代的科学,它的主人不再是大众,它不是为大众服务的,它是为资本服务的。资本的逻辑就是要增值,所以相关的科学技术是停不下来的。

⑤明知道有些技术发展得太快是有危险的,我们却停不下来。因为它和资本结合在一道,就不听你的话了。

A.⑤④③①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②③①

D.④⑤③①②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写的长就滥用笔墨。

B.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非常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C.随着班主任声嘶力竭、振聋发聩的一声大喝,晶莹的泡泡应声而碎,大家不禁一阵惋惜。

D.期末考试的失利,让他如梦初醒,在桌子上,他入木三分,刻上了一个“追”字。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形(   红(fēi   pāo   摩肩接zhǒng

B.huì 责(jié   qiáng   痛疾(

C.jìn qiè 亮(zèng 惟妙惟xiào

D.热(zào 热(chì   息(zhì   危坐(jīn

4、“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经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曾经是国民党将领,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这里的他是(     

A.朱德

B.徐海东

C.贺龙

D.刘志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觅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B.作者陆游是唐代爱国诗人。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诗。

C.诉衷情,词牌名,本首词选自《陆游集》。

D. “尘暗旧貂裘”中一个“暗”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失落。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填空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5)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6)《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_____

(2)《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此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父亲的背影

李娟

①在江边的小路上遇见一位老人,穿灰色的上衣,黑裤子,脚上穿灰色的运动鞋,微微驼着的背,步履缓慢地走着。满头花白的头发,他走路的背影,多像我的父亲。我加快了步伐,不一会儿就超越了他,我回头去细细打量他,不!他不是我的父亲,他怎么会是父亲?

②此生,我再也见不到父亲的背影。

③梦醒时,月明人静,秋虫低吟,想着梦里他高大的背影,戴着一副黑色眼镜温和的笑容。想着我隔着碧海云天的父亲,永远不再回来的父亲,忍不住泪水潸然。

④是谁说过,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⑤暮年的父亲患病之后,走路越发慢了,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医生要求他多练习走路。我时常陪他在江畔的小路上散步。有时牵着他的手,他的手宽大温暖,手背上有了几颗老年斑。我们在水边散步,说话,父亲那时常常微笑着,没有病中的愁容。记起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去商店,给我买美味的糖果,带去影院看电影。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不是父亲带我去公园玩耍,而是他一次次带我去西安碑林欣赏书法,我们徜徉在古树苍天的千年庭院里,行走在一块块虎踞龙盘的石碑之间。

⑥恍然记得,父亲第一次教我习字,是在故乡小院里,合欢树花满枝丫,仿佛落满了天上的云霞。树下,一张小桌上铺好笔墨纸观,六岁的我,正襟危坐,一只小手慎重地握着毛笔,临柳公权《玄秘塔碑》。他温暖有力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我凝神屏息,一丝不苟,仿佛在书写自己一生的命运,父亲教我的字是:人、一、大、小……

⑦他说:习字如做人,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习字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静气,写字不得潦草,不能慌张,更不能肆意涂抹,提笔时气息不能断,要一气呵成,落笔无悔。

⑧如今回想父亲的话,仿佛不是在解读书法,而是在解读人生。

⑨小时候练习书法的经历,在我成年之后渐渐显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了我日后的写作。记得我刚写作不久,每每在报刊发表了新作,父亲总是低着发白的头,耐心细致地阅读。他常常会赞赏地说:"你就这样好好写,慢慢写,你的文字纯净、温暖,以后能选入学生书籍。如今,父亲说的话都应验了,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是父亲安排好的。我用父亲握着的那只手写作,给各大报刊写稿,不知不觉我成了终身写字的女子,从懵懂天真的童年到人生的中年。

⑩我渐渐明白,习字如练功,比的是内力而不是外力,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内心有静气,安于寂寞的人,文字里才有了沉稳大气,端正开阔,洁净坚韧,有了格局和气象。

在浮躁的尘世间,任何一种安静从容的书写,都是生命的修行吧。

父亲的一生勤奋博学,性情温和,仁厚善良,保留了知识分子的清正与谦和。他喜欢花草植物,喜欢养小猫小狗。暮年时,他喜欢练书法,尤爱听秦腔,听起来就如醉如痴。他喜欢和我聊起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因为作家笔下的白鹿原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他敏感、诗意,心怀悲悯,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些生命的特质,无一例外,全都遗传给了我。

那年春节,他种的水仙花都开了,冰清玉洁的凌波仙子,亭亭玉立,他倚靠在窗前看花儿,轻声对我说:爸可能看不见明年的花开了。他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我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握着父亲瘦弱无力的手,只想给他一点点生命的力量。

三个月之后,父亲走了。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生离与死别。一个人离开了生命的故园,他便永远地回不去了;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她更是永远地回不去了。

读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我们只是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小路旁的夹竹桃花满枝娅,红烁的花朵掩映在碧绿的叶子下,水汽泱泱。

黄昏时候,暮色四合,草木散发着淡然的气息,虫鸣如流水,江风清凉,夏日的暑气渐渐散去。湛蓝的夜空升起一弯新月,江心里也泊一弯新月。慕色苍茫时分,我看见父亲缓缓走在江边的小路上,浅灰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裤,他慢慢走着。

我看着他,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水模糊了双眼。

【1】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题,几处“背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第⑥段写父亲教我习字的经历,这段文字作者用了哪些描写?为什么要写得这样详细?

【3】文章语言清丽而典雅,简洁而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1)在浮躁的尘世间,任何一种安静从容的书写,都是生命的修行。

(2)黄昏时候,暮色四合,草木散发着淡然的气息,虫鸣如流水,江风清凉,夏日的暑气渐渐散去。

【4】第段引用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有何作用?

【5】读罢全文,你对父亲形象的意义有什么新的体会?比较朱自清《背影》和上文,对父亲形象作些深度探究。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那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光阴留给每个人的 美好回忆各不相同。回眸往昔:阳光在悠长的小巷跳跃、饭菜在温馨的家中飘香、校园里的桃树开满了花,路边捡起的柳叶又精神抖擞……我们收获着成长中的点点欢喜,缕缕感动!回眸往昔,一颦一笑,一花一木,都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

请以“回眸,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语言要有感染力;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