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nì)名 (zhū)儒 (hào)劳动 深(è)痛疾

B.(jié)责 (dūn)煌 美(rán)公 一(liǔ)头发

C.(zhóu)娌 (zhì)热 (lǜ)化镭 锐不可(dāng)

D.(zhì)留 (qiān)灭 (mài)关子 (qiǎo)然不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生不知何人也   许:哪里   B. 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 造饮尽,期在必醉  辄:就   D. 不吝情去留 曾:竟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D.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C. 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的“惊”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2】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7)《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这部作品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2)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作者站在河心,采用了俯视、仰视、由上而下再向上、平视多种观察视角来写壶口瀑布。选择其中一个视角,简要概括作者由此观察到的美景及其突出特点。

①观察视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到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景物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文中加点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本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烘托舰载机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请你也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写法分析】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饱含热情的笔触描写了人们的喜悦之情。“冲去”“跑来”“沸腾”“紧紧拥抱”“合影留念”,这是人们对舰载机飞行员飞行成功的充分肯定,烘托出飞行员们高超的飞行技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