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八一三事变”。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D.《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sài       锐不可dǎnɡ

B.lún   亮(zènɡ   hén   首以待(qiào

C.xiāo   责(jié   息(zhì   精竭虑(dàn

D.息(bǐnɡ   xiè   形(   痛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C.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D. 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4、下面各句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 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B. 据美国国防部专家透露,美国将在五年内用纳米技术建造一支别具匠心微型军队”。

C.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掠夺。

D. 雨后初晴,登上峰顶,遥望黄河,令人心旷神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蒹葭》,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遇见”,多么撩动心弦的字眼:“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和春天初遇;“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这是和旧识重逢。“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遇见纷争的过去;“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梦见放飞的自己。“争渡,争渡,__________”,这里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这里有触目惊心的悲伤。最恬淡,是“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的无心之遇;最伤怀,是“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的劫后重逢。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断“遇见”,有时遇见阳光,有时会遇见阴霾。无论何种“遇见”,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选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____________》。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他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2】结合全书,说一说在斯诺笔下,A是什么样的人?(至少写两点)

【3】请将这部名著中下列人物和对应的事件或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A.徐海东       D.组织广州公社

B.周恩来       E.门牙镶过在树上

C.朱德          F.乒乓球和篮球都打得很好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女巫的面包

欧·亨利

玛莎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女老板。她今年四十岁了,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没有玛莎小姐这么优越的条件。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破旧,有几处补丁,而且宽松皱褶。但是,他外表整洁、很有礼貌。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两个。他从来不要别的,只买陈面包。

有一次,玛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非常穷困。玛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玛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是多情的。

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的猜测,她把以前从拍卖会拍得的一幅绘画从房间搬到外面。那是一幅威尼斯风景,一座壮丽的大理石宫殿矗立在前面的水景上,许多明暗烘托的笔触。艺术家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的。

两天后,那个顾客来了。

“两个陈面包,劳驾。”

“夫人,你这幅画不坏。”顾客说道。

“是吗?”玛莎小姐说,她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了,便大为高兴。“我最爱好艺术和--”(不,这么早就说“艺术家”是不妥的“和绘画。”她改口说。

“你认为这幅画不坏吗?”

“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太好。透视法用得不真实。再见,夫人。”他拿起面包,欠了欠身,匆匆走了。

是啊,他准是一个艺术家。他眼镜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温柔和善啊!他的前额有多么宽阔!一眼就可以判断透视法——却靠陈面包过活!假如天才有两千元银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多情的心作为后盾,艺术和透视法将能达到多么辉煌的成就啊……

最近一段时间他来的时候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还是一直买陈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玛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一天,那个顾客又像平时那样来买他的陈面包。玛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顾客跑到门口去张望,玛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抓住了这个机会,往两个陈面包里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

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顾客走了,玛莎小姐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

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

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她揣摩着他发现这场小骗局时的情景。

他会放下画笔和画板。画架上会有一幅他正在画的油画。各部分比例匀称,无可非议。

他会准备午餐——陈面包和水。他会切开面包——啊!

玛莎小姐脸红了。当他吃的时候,他会想到往面包里放黄油的那只手吗?他会……

想到这里,玛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玛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

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攥紧拳头,狠狠地朝玛莎小姐摇晃——竟然向玛莎小姐摇晃。

“笨蛋!”他拉开嗓子嚷道,接着又喊了一声类似“一千美元”的话。

年轻的那个竭力想把他拖开。

“我不走,”他怒气冲冲地说,“我非跟她讲个明白不可。”

他擂鼓似地敲着玛莎小姐的柜台。

“你把我给毁啦。”他嚷道,他的蓝眼睛几乎要在镜片后面闪出火来。“我对你说吧,你是个讨厌的老猫!”

玛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

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走吧,”他说,“你也骂够啦。”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拖到门外,自己又回来了。

“夫人,我认为应当把这场吵闹的原因告诉你,”他说,“那个人是布卢姆伯格。他是建筑图样设计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图,辛辛苦苦地干了三个月,准备参加有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面包屑擦去铅笔印。陈面包比擦字橡皮好得多。布卢姆伯格一向在你这里买面包。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图样成了废纸,只能裁开来包三明治啦。

玛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哔叽衣服。接着,她把温棒子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选自欧·亨利《女巫的面包》,有删改)

【1】小说中多次提到“玛莎小姐的心是多情的”,请仿照提示,简要概括她因多情而做出的举动。

_________→穿起蓝点子的绸背心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文章两次写到玛莎小姐两千美元的银行存款,有何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句子。

【4】本文三次提到一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每次出现似乎都有特别的意味,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对玛莎小姐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5】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你觉得玛莎小姐和布卢姆伯格谁更值得同情?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指出当代青年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应充满朝气锐气,保持进取之心,敢战能胜,不负韶华,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纵使前路坎坷,也要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请以“青春赛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