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到了,洪山嘴镇千亩桃花在暖风的吹拂下濒临绽放。

B. 《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小说以其抑扬顿挫的情节,深受读者欢迎。

C. “创文”不只是一场活动,也是对老河口奋力追赶提升内涵的精彩诠释

D. 小明的作文中一段关于象棋大战的描写太精彩了,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石榴》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来结构全文,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则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思路来结构全篇。

B. 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以举例论证为主,而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则以道理论证为主。

C.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和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都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揭示了世态的炎凉。

D.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目的是勉励马生勤奋读书;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是一篇韵文,主要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志趣。

 

3、根据原著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孔子不曾掺进手去”写《春秋》,作者由此推断它并非孔子所写,而是由他编纂。

B.编年既使历史系统化,还增加了确实性,作为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功不可没。

C.《春秋》三传里引述的孔子解释、评论的话,大概是孔子弟子们根据记忆传播的内容。

D.《烛之武退秦师》中“不仁、不知、不武”的认识与文中《春秋》大义第一方面相通。

4、下列关于文学、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背景和结语可暗含在主体之中。

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苏联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D.《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一首边塞诗,其晚年多写山水诗,成就很高。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用词精妙,试分析。

【2】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1)_________ ,(2)_________ “两句,从作者对老翁精练传神的肖像描写中,我们读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3)_________,(4)_________ “两句,我们读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读韩愈《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5)_________,(6)_________ ”三句,我们读出了他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二)

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该书曾易名为《________》。作者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员领袖和红军将领,除了选文中出现的彭德怀、徐海东、毛泽东,还有________等。

(2)结合选段(一)、(二),简要分析在斯诺眼里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节选自习近平《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7月24日,中国获得东京奥运会首金,杨倩摘取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金牌。

虽然是“00后”,但杨倩可谓身经百战,此次在激烈竞争中拿下冠军,离不开她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赛场之外,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她时刻需要平衡学业与训练。杨倩认为这次成功夺冠,不仅是对她不懈努力的回报,也打响了她在新赛道启程的第一枪。

杨倩在赛场上稳定大气的发挥,会让人忘记这只是一名20岁出头的姑娘。如果说“沉稳”是杨倩的制胜法宝,那么领奖时的“比心”动作,则显示出“00后”特有的“萌”。杨倩的精彩亮相让我们恍然发现,中国的“00后”已经长大,青春可爱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时代的舞台。中国“00后”正用实际行动告诉社会:这一代年轻人能够守护中国,亦能为国争光。

(摘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三】

踩着一条“机械小钢腿”,汶川地震截肢女孩牛钰,在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走秀。10月20日,牛钰的走秀视频在微博热搜上挂了一整天。“又飒又美又坚定。”“一个人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她擅长做自己。”媒体和网友这样评价牛钰的猫步。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11岁的牛钰永远失去了右腿。曾经是校田径队队员的她,不是没悲伤失落过,也不是没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但更多的时候,她觉得活下来、熬过来就是一种幸运。她对自己说:“活下来多不容易啊,你更想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2018年牛钰参加了第一届汶川马拉松。如今的牛钰是一名短视频编导、摄影师,兼职平面模特。“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是依然很漂亮。”上海时装周落下帷幕,牛钰想让更多人知道,身体上的缺失“并不影响我对生活的炽爱,我们也可以闪闪发光”。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将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时间

2021年11月17日

采访方式

电话采访

采访目的

了解新一代青年①____的所思所感

采访对象

杨倩(东京奥运会中国首金获得者)

牛钰(汶川地震截肢女孩)

采访问题

__________

遭受了巨大打击之后,您有怎样的心路

历程?

【2】引用材料一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杨倩和牛钰,哪句话最贴切?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画直线句子的作用。

【4】材料三中多次引用牛钰的话,有何用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片段作文。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与学习中,一定有一件物品是你特别喜欢的,请抓住这个物品独具风貌的特点,并运用你所学到的说明文知识把它写下来,至少写出两个特点。题目自拟,100-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