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西游记》中,黄眉老怪在小雷音寺抓住唐僧师徒是为了(  )

A. 吃唐僧肉   B. 和唐僧成亲   C. 代替唐僧去取经   D. 向孙悟空报仇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事(chāi   chú qiāng   恹欲睡(yàn

B.suō   实(hāng 摩肩接zhǒng

C.sāng   临(pín 隙(xià   如坐针zhān

D.劲(qiú   娌(zhóu 舻相接(zhóu

3、下列各组词语成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琐(xuè)   形(jī)          精竭虑(dān)        和言悦色

B.秀(qí)       (lòu)       摩肩接(zhǒng)   络绎不绝

C.恶(liè)       劲(qiú)     惟妙惟(xiāo)       无动于衷

D.躇(chóu)   刻(juàn)   无音信(yǎo)        巧妙绝伦

4、下面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B.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

C.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D.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歌过渡巧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大方得体。

B.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所看到的烟雾迷离、浑然一体的景象。

C.颔联“蒸”“撼”两个动词生动展现了洞庭湖的雄浑气势。

D.颈联写诗人路过洞庭湖想渡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2】作者在“徒有羡鱼情”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要求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朱敦儒《相见欢》 )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

(3)晏殊《浣溪沙》中运用对偶手法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请仔细涵咏,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

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

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

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

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

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2)以下是不同的文学评论名家对《骆驼祥子》的评价,你最认同哪一种评价?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

【评价一】

“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使我们了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

——司马长风

【评价二】

“老舍在祥子所代表的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

——钱理群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吴钧尧

①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出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②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你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我大步上前,一把起你

④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若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

⑤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贪吃刨冰,沉迷在甜香中,压根忘了妈妈什么时候不在了。堂姐促狭地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我慌慌张张,四处搜寻不到妈妈,竟相信了堂姐的话,凶猛地哭了。孩子,当时我相信妈妈是我的全部世界,就像你相信,我的胸膛是你永远的操场。孩子,你年岁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激涕零。

⑥下一回,凝望妈妈的背影时,我已经是“男人”了。

⑦高中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军人。

⑧新兵训练中,“五百米障碍”是最大的考验。它的项目有快跑、爬竿、跳壕沟、爬矮墙、持枪匍匐前进、通过低矮的铁丝网。一次操练,看见身高一米九的大个子,攀爬两公尺高的“矮墙”,竟蹬不过去,一米六多的矮个,反而飞跃而过。我和战友不禁窃笑。等轮到自己上阵,正式戴上钢盔、系上腰带、背上枪,通过“五百米障碍”时,却在“矮墙”前手软脚重过不了关。

⑨当时,每逢假日,妈妈会不顾舟车劳顿来看我。她带来零食,看着我狼吞虎咽。我常想,当时妈妈的心中,必定是两难,

⑩每次分别,我都目送妈妈走上交通车,凝望微胖的妈妈pán  shān   上车的背影。车子开动了,我看见妈妈频频挥手,好像在说,别送了,回去吧。

⑪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到营舍,而是来到五百米障碍场苦练。先持装备爬竿,再战矮墙,我一次一次地挑战它。几天后,测验成绩出色,我望着妈妈上车的地方,喘着粗气说:“妈妈,我做到了!”

⑫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脚兽,快速奔向我。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选自《读者》2017年第1期,有删改)

(注释)①煨(wēi):用微火慢慢地煮。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pán  shān

2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请按要求品析语言。

(1)我大步上前,一把捞你。(请品析“捞”字的妙处。)

(2)你看见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请从比喻修辞手法角度品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4请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5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妈妈“两难”的心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华夏文明。三月三,各色风筝飞满天;七月七,坐看牵牛织女星;九月九,登高望远插茱革……还有傣族的波水节、彝族的火把……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会发生怎样的与节日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如何温暖自已,温暖他人,凝聚人心?

请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你和家人、同学师长相处日久,一定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阅读,你对《红星照耀中国》中领袖们坚定的信仰,必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以“   小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5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