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代表作《背影》等属于叙事性散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荷塘月色》等属于抒情散文,借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写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情感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E.《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该名著中蝉的一些行为会给我们较大的触动: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聪明),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勤劳),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善于管理家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奋(kànɡ)       (xǐnɡ)        仁(tónɡ)          作样(mú)

B.雾(ǎi)          杂(rōnɡ)        默(qiān)          销声迹(nì)

C.裂(ɡuī)        旋(wò)            (fú)             然而止(jiá)

D.农(yàn)        (qiào)        (pò)             风雪途(zǎi)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C. 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B.宁陵县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C.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D.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雾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结合诗词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早行”之“早”的?

2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与“啼鸟两三声”一句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B.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馨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课文内容填空

淮南秋雨夜,

?怅望青田云水遥。

  ,相伴过年华。

抽刀断水水更流,

塞下秋来风景异

斯是陋室,

《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补全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作为特定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当你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定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请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如果陆地变大了

①世界人口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截至 2019年,世界人口总数近77亿,较十年前增加近10亿,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约减少3300平方米。好在,她球上还有一片广阔的无人居住的空间,那就是海洋。我们如果能不断填海造陆,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倒个个儿,那不就不用担心没地方住的问题了吗?人类的生活是不是也能越来越好呢?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②海洋面积的减小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海洋面积变小了,大陆其他地区的气。候状况会呈现相同的变化。海洋在降低地球温度方面作用巨大,每天都有大量的水从海洋中蒸发,吸收了空气中的大量热量,从而防止温度急剧上升。而且,海洋也有效减小了地球的温差,与陆地的主要组成成分——泥土和沙子相比,海水在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要更小,白天温度上升慢,晚上温度下降慢。这也是金星、火星等外星球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另外,海水的蒸发也是降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倘若海洋面积骤减,降水量自然也会相应减少,如此一来,将会有大面积的土地面临干旱缺水的状况,沙漠面积也会增大。

③海洋对气候还有一种隐形影响,那就是改变了大气组成。大气中50%~70%的氧气,由海洋藻类提供,同时它们也大量消耗着二氧化碳。如果海洋的面积变小,藻类的数量也会骤减,那么氧气的补充速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快,而二氧化碳的量也会大增,温室效应会愈发严重。

④如果陆地和海洋面积倒个个儿,相当于陆地面积从地表面积的29%变成了71%,这是什么概念呢?俄罗斯目前国土面积为1709万平方千米,按此比例增长后,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亚洲那么大。想想看,俄罗斯约1.5亿人居住在这么大的地盘上,是不是人人都变成大地主了呢?事实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因为离海洋越远的地方,气候越恶劣,沙漠和戈壁滩那样的地方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居住呢?

⑤人口扎堆生活在沿海地区,结果就是竞争更加激烈且污染更加严重。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战争和冲突将频繁发生,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而国家璧城的扩大也会导致统一管理的难度加大,也许到时候,一个广阔的俄罗斯会分裂成更多的国家。

⑥海洋是热能和电能的主要来源,随着海洋面积的急剧缩小,能源需求将无法满足。为了弥补能源缺口,更多的发电厂和工厂将会建立在海岸线上,以期弥补能源缺口。越来越多的污水和废料排入海洋,将进一步压缩适宜居住的空间。渐渐地,人们不得不往内陆迁移,并逐渐进化成“超人”。

⑦而由于人类在沿海动的急剧增加,许多动植物将更早被“赶”入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比,高温干旱的内陆植被更少,幸存下来的植物将尽可能地缩小体型,减少水分的散失。因为缺乏食物,各种动物的体型也相对较小,骆驼那样能储存脂肪和水分的动物可能演变成优势动物。由于昼夜温差增大,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冷血动物将变成内陆地区的霸主。动植物能比人类更早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多样性必将大大丧失。

⑧十分天下,海洋七分、陆地三分是地球为生物生存设计的最适宜的环境,如果破坏了这个平衡,生物们将很难承受其后果。

(选自《科学之谜》2021年第2期)

【1】读第①段,说说这段文字的作用。

【2】读②③段,说说海洋面积减小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离海洋越远的地方,气候越恶劣。

B.如果国家疆域扩大,会加大统一管理的难度,必然导致战争和冲突频繁发生。

C.如果人口扎堆生活在沿海地区,竞争会更加激烈,污染会更加严重。

D.如果陆地面积变大,动植物的多样性将大大丧失。

【4】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事实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因为离海洋越远的地方,气候越恶劣,沙漠和戈壁滩那样的地方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居住呢?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幸运与磨难,有诸多的成功与失败,有诸多的欢笑与哭泣……可这些,都将会是曾经,会成为过去,这些曾经的美好与悲伤终将被我们置于脑后,不恋也不恨。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只会徘徊不前,我们得学会忘记,因为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的。

请以“学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