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诚然,再得意的人生有时也难免会深陷负面情绪,所谓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B.今天无意中在角落里发现了没见的那支钢笔,真是妙手偶得啊!
C.他走进家门,看着满院杂草,触目伤怀,默默地流着泪。
D.我们的小县城也有了坦荡如砥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灿如繁星的灯火……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D.《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情节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B.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
C. 《三峡》选自《水经注》,它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D.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着眼前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泣。
B.那些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牵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潜滋暗长。
C.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贴、无处不耐人寻味,读者会陪你哭陪你笑。
D.时间的流逝让人措手不及,父亲的步履愈发蹒跚了。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诗为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请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欣赏本诗。
(1)动与静 (2)虚与实 (3)留白
6、古诗文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之情。
(2)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历史上两个有名的美人命运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了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含有“月”字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该书被誉为“_____”。
【2】文段中加点的“它”指 ,善于利用 制服敌人。
【3】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试举例加以说明。
8、《背影》一文中“车站买橘”一节中,前后两次写父亲过铁道,为什么前一次详写而后一次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历练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莫顿·亨特经过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朱德的母亲历经磨难,成为革命的母亲……亲爱的你,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请以“历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