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安”, ;陶渊明心里的菊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清照词里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蒋捷笔下是“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
①充满了壮士豪情
②一副悠然自得,逍遥红尘的样子
③像极了凄风苦雨中孑然独立的佳人
④画出了相思女子为伊消得人憔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2、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请你选出下列说法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新闻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B.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以白杨树来象征北方的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质、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嘲讽了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C.《愚公移山》一文,通过愚公成功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但结尾天神的帮助有损愚公的形象。
D.《中国石拱桥》中,茅以昇运用科学、平实、简明的语言,首先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敌人冲进大厅时,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B.这次考试实在考得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所有的观众都屏息敛声,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核舟记》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出自《后赤壁赋》。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著名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
D.《小石潭记》和《卖炭翁》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句中的“压”字形象地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体现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
B.诗歌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天塞外漫天呜咽的号角声,表达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C.诗歌最后两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D.这首诗构思大胆,诗人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的画面描写战争,颇有震撼力。
【2】说说你对这首诗中“半卷红旗”呈现出的景象的理解。
6、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将下列昆虫和它的特征或习性连线。
蜘蛛 美妙交响乐的演奏者
绿头苍蝇 寻家高手
食粪虫 勤勤恳恳的环卫工人
蜜蜂 昆虫杀手
蟋蟀 能干的建筑工
(2)从《红心照耀中国》中选择你所喜欢的三个人物,写一组排比句,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教益。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2017·重庆)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亦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_________→书架陪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3】在第⑯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开放人的心灵,让我们倍感温馨。
请以“ ,温暖了我的心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交往、校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的一朵很小的“浪花”(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搀扶,一句问候……)。
(2)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